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高水平建設「航運浙江」的實施意見-快遞搜
為高水平推進「航運浙江」建設,充分發揮杭州作為全國內河主要港口和全省內河航道主通道的特色優勢,推動內河航運跨越式發展,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高水平建設「航運浙江」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浙政發〔2025〕8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圍繞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交通強國示範城市建設目標,堅持「客貨並舉、港產聯動、交旅融合、綠色智慧」的發展原則,到2030年,杭州市高水平建設「航運浙江」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建成以「貫通大通道、服務大產業、發展新設施、支撐新旅遊、構建新服務」為特色的「航運浙江」杭州樣板。「Y」型千噸級內河航道主骨架提級貫通,幹線航道通達70%以上的省級及以上產業平臺,內河港口貨櫃吞吐量突破80萬標箱,爭創省級水路交旅融合試驗區,內河水路客運量突破2800萬人次,率先建成內河綠色航運廊道,水路基礎設施數位化轉型創全省示範。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國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先行省城市範例,內河航運發展水平躋身全國先進行列。 二、全線貫通「大通道」,提升基礎能級 (一)推進幹線航道提升工程。全面落實國家、省級航道網布局規劃,推進實施內河水運體系聯通工程,實現錢塘江、京杭運河、杭甬運河「Y」型千噸級內河航道主骨架提級貫通。積極推進錢塘江三級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富春江二線船閘工程、京杭運河二通道及北延段、杭甬運河杭州段航道提升工程等項目,開展杭州灣出海航道等項目研究。 (二)推進短支航道「通港達園入企」。加快幹支航道銜接,充分利用現有航道資源,有效發揮短支航道「門到門」的物流服務優勢,實現降本提質增效。加快建設蕭臨乙線、五馬洲園區專線航道等工程,積極推進武獐線、淥渚江等航道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優化通航管理措施,提升短支航道通達能力,實現千噸級船舶「通港達園入企」。 三、全面服務「大產業」,推動降本增效 (三)推動內河港口公共作業區能級提升。充分發揮杭州港總體規劃的引領作用,強化規劃落地,打造「一港十一區」總體布局,提升岸線利用效率,推動港口集約化發展,增強杭州港樞紐功能。加快建設臨浦作業區、大洋作業區、東洲作業區擴建、下沙作業區擴建等一批大型公共作業區,積極推進明智作業區、臨江作業區等項目。建成下沙、義橋等作業區疏港道路,打通重點作業區公路集疏運「最後一公裡」。 (四)推動港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臨港經濟,編制全市臨港產業規劃,發揮錢塘江、京杭運河、杭甬運河等骨幹航道的支撐作用,強化大型公共作業區的產業集聚功能,重點支持京杭運河二通道產業集聚帶建設。鞏固傳統適水產業,引導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等新興適水產業臨港集聚,促進企業原材料、產成品物流運輸降本提質增效。 (五)提高航運組織水平。提升水路運輸組織服務效能,優化水路貨櫃補助政策,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水」,引導適箱貨物「散改集」。進一步開拓與沿海沿江等主要港口的海河聯運航線,實現班輪化聯程運輸。充分發揮大型公共作業區的物流樞紐功能,加強多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加快臨浦作業區等綜合貨運樞紐建設。支持做強市級航運運營主平臺,培育市級航運龍頭企業,打造規模化貨櫃運輸船隊。 四、全速發展「新設施」,促進綠色智慧 (六)加快內河船舶迭代升級。大力推進船舶大型化、專業化發展,實施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行動,引導高能耗高排放船舶提前報廢,推廣使用96標箱、120標箱貨櫃船和2000噸級一般乾貨船等標準運輸船型。大力推廣使用電動船舶,加快推進甲醇、氫等動力船舶研發應用,推出一批具有杭州特色的新能源客運船型。鞏固提升船舶修造骨幹企業服務能力,優化內河船舶製造產業布局,鼓勵內河船舶製造向全產業服務發展。探索船舶智能輔助操控技術研究、試驗及應用。 (七)加快綠色航運廊道建設。以貨櫃運輸為突破口,推出一批零碳航線,打造鴉雀漾、東洋埭低碳智慧服務區,推動充換電設施布局建設。加快港口綠色低碳技術應用,加強港口汙染防治。推進港口岸電設施建設,提升港作機械、港內運輸裝備清潔能源使用率,推進幹散貨堆場封閉化改造,提升幹散貨碼頭揚塵防治水平。建設下沙港、東洲港、十裡埠港等一批綠色港口。推進船舶汙染物接收設施改造升級,形成「船—港—城」一體化汙染防治格局。 (八)加快智慧航運建設。推動水路基礎設施數位化轉型升級,持續擦亮「浙閘通」金名片,開展智慧船閘、航道養護尺度動態服務、電子航道圖「一張圖」服務、航道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調度、船岸雲協同應用場景建設,建成智慧航道373公裡。加快「人工智慧+內河航運」研究及場景建設。推進下沙港打造全省首個內河智慧港口,開展自動駕駛、無人集卡應用,實現「港—閘—船—貨—車」協同聯動,推進東洲港、十裡埠港智慧港口建設。 五、全力支撐「新旅遊」,深化交旅融合 (九)爭創省級水路交旅融合試驗區。加快推進杭州水路交旅融合高質量發展交通強國試點項目。強化政策支撐,推動出臺杭州市水上交通發展與管理條例,制定並實施杭州市水上停靠點管理辦法,編制水路交旅融合發展規劃。構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水上客運中心、水上停靠點體系,投運一批高附加值的內河遊輪,形成融入杭州文化內涵和旅遊元素的特色船型體系。以遊艇大眾化消費為導向,培育「遊艇+」水上經濟新業態,鼓勵遊艇製造產業發展,推廣全省首個內河遊艇俱樂部經驗,依託京杭運河武林門、富陽秦望等客運碼頭,培育一批遊艇俱樂部,形成遊艇集聚區。 (十)打造「浙裡杭韻·詩畫江南」特色品牌。推出一批水上特色旅遊產品,構建以「兩帶三湖」為核心的水路交旅融合發展新格局。推出「品味宋韻·運河錢塘江聯遊」「夢想獅城·穿越千島湖」等15條省級及以上精品航線,培育杭嘉湖市際旅遊航線及杭黃、蘇杭省際旅遊航線。充分串聯兩岸名城名鎮、古蹟非遺、文化名山等文旅資源,打造一批水陸融合特色產品,培育旅遊消費新熱點。 六、全域構建「新服務」,優化行業環境 (十一)優化水路營商環境。深化落實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推進港口服務便利化,實現大型貨櫃作業區「浙江e港通」全覆蓋。探索推廣船舶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服務,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推出「危貨多單聯報」智能秒批服務,拓展「多證合一」覆蓋面,深化包容審慎執法工作,構建穩定可預期的水路營商環境。 (十二)發展內河航運服務業。落實浙江省航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利用杭州信息產業優勢,做強港口服務、船舶運輸、物流服務等基礎支撐,引入聯檢、保稅倉庫等服務,推動物流全過程降本提質增效。提升船舶修造、船舶交易、船員服務、信息服務等基礎服務水平,大力發展航運金融、航運保險、法律服務、教育文化等現代航運服務業。 (十三)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加強錢塘江、京杭運河、千島湖等重點水域通航管理,強化危險貨物碼頭、危險貨物船舶、客渡船監管,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有序。完善市縣兩級水上交通應急保障基地建設和裝備配備,構建「監測預警、動態管控、應急搜救」安全保障體系。健全水上交通安全協同治理機制,強化聯合執法、應急處置等跨區域跨部門協同。 七、加強組織保障 市交通強國示範城市建設和城市治堵工作領導小組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強化市級有關部門(單位)及各區、縣(市)政府協作聯動。加強與國家、省相關規劃銜接,積極爭取國家「兩重」「兩新」等政策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支持,爭取將重點港口碼頭、幹支線航道等項目納入國家、省重大項目清單,加強配套資金、用地指標保障,探索水運基礎設施綜合開發,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規範港口規劃範圍內用地審批,加強港區岸線和臨港腹地的用地控制,加強航道沿線用地統籌,確保用地規劃、產業布局與航道、港口建設統籌推進。 本意見自2025年11月17日起施行,由市交通運輸局負責牽頭組織實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25年9月16日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