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諮詢公司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MSI)近期發布了最新船東排名。該排名以當前運營船隊的載重噸位為序(不包含訂單、海工或郵輪資產),並與去年同期榜單進行了對比。以載重噸為計,中遠海運蟬聯全球最大船東。截至8月31日,其船隊規模已小幅增長至7620萬載重噸。但過去一年中,全球最大班輪運營商地中海航運(MSC)實現了最引人注目的躍升:其運營船隊從3550萬載重噸大幅擴增至4450萬載重噸,並一舉超越交銀金租,排名躍居第二。MSC在過去一年實現了最大規模的船隊擴張。而多家中國租賃巨頭因大量新造船訂單未能及時轉化為運營船舶,在排名中有所下滑。儘管交銀金租船隊規模增長至4140萬載重噸,但仍被擠至第三名。招商局集團與日本商船三井(MOL)共同躋身前五,兩家公司的運力均實現小幅提升。最顯著的變化之一是比利時航運企業CMB.TECH的崛起,其憑藉2260萬載重噸首次上榜即位列第八,這主要得益於其對歐洲幹散貨船東Golden Ocean集團的收購。德國班輪巨頭赫伯羅特憑藉其擴張後的貨櫃船隊,以1260萬載重噸首次進入前25名。中國臺灣省的長榮海運排名也有所上升,以1350萬載重噸從去年的25位升至第19位。其他排名上升的企業包括日本的日本郵船(NYK)與日新海運(Nissen Kaiun)以及沙特Bahri。韓國泛洋海運(Pan Ocean)、韓新海運(HMM)以及新加坡Berge Bulk,過去一年其船隊規模均增長了超過100萬載重噸。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日本正榮汽船(Shoei Kisen)與伊朗國家油輪公司(NITC)雙雙跌出前20。其中,NITC因制裁和資產處置的影響,從第19位跌至第25位。工銀金租的排名從第七位滑落至第十位,其船隊規模從2430萬載重噸縮減至1990萬載重噸。國銀金租的排名同樣出現下滑。此外,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旗下的Frontline、希臘Angelicoussis集團、日本K-Line、英國Zodiac Maritime、中國能源運輸(China VLCC)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名下滑。總體而言,中國繼續領跑全球航運業。中遠海運、招商局集團、工銀金租、國銀金租以及中國能源運輸等五家企業均躋身全球前15大船東之列。日本則通過商船三井、日本郵船、川崎汽船、日新海運等企業保持著重要影響力。與此同時,希臘航運界依然表現搶眼,多家老牌船東持續活躍在行業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