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全球導助航領域精英齊聚浙江溫州推動國際航標建設-快遞搜
中新網溫州9月22日電(周健)「這既是一次與國際權威面對面交流的珍貴機會,也是一個促進專業對話、建立國際合作網絡的重要平臺。」9月22日,2025年國際海上導助航專家培訓班在浙江溫州開班,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副主任林新宇在活動致辭時說。
據悉,2025年國際海上導助航專家培訓班由中國海事局和國際航標組織(IALA)聯合主辦、東海航海保障中心承辦,吸引來自東帝汶、斐濟、冰島、印度尼西亞、肯亞、緬甸、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韓國、新加坡、萬那杜、中國的17位學員參加培訓。
林新宇介紹道,本次培訓匯聚了來自全球的導助航領域精英,在接下來的五天時間裡,學員們將與國際航標組織(IALA)的頂尖專家團隊學習戰略規劃、政策制定、利益相關方管理、風險管理、最佳實踐管理技能等諸多課程,並開展技術討論和分組展示。
隨著科技進步,國際海上導助航體系正步入一個由數位化與智能化技術驅動的深刻變革時代。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創新技術的融合應用,既為導助航服務的精準性、可靠性和覆蓋能力創造了新機遇,也帶來了技術標準協同、數據安全互通等多重挑戰。
「我們匯聚於此,不僅是為了增進互信與理解,交流各國在導助航數位化建設中的實踐與經驗,更是為了攜手探尋引領航運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引擎與轉型路徑。」中國海事局副局長施濱峰在致辭時說。
國際航標組織(IALA)環球學院院長文森特(Vincent)在致辭中對中國海事局持續開展國際航標培訓表示認可與感謝。他表示,中國海事局再次彰顯了中國對國際海事安全合作的承諾與支持。此次培訓課程是面向專家學員設計的領導力培訓,希望各位學員能夠成為戰略決策者,引領當地航標系統與國際標準接軌,推動技術創新,實現長效可持續發展。
放眼此次培訓舉辦地溫州,該市擁有發達的海上交通系統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蘊,朔門古港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提供重要實證。在此背景下,溫州的航標發展也是源遠流長,從古至今確保船舶安全航行。
為了讓國際學員感受中國文化魅力,近年來,東海航海保障中心溫州航標處攜手溫州市總工會,共同助力國際海上導助航人員培訓工作,為學員們精心策劃了一系列文化參觀活動。溫州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胡長虹在致辭時表示,希望這份獨特的文化體驗能夠成為學員們的美好回憶,也希望學員們能將中國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帶到世界,共同用勞動鑄造人類美好未來。
據了解,2019年至2024年,中國海事局與國際航標組織(IALA)聯合舉辦的國際海上導助航專家培訓班已累計為14個國家和地區培養45名專業人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