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BCTV18最近的一篇報導,印度將大幅增強其海上能力,已批准一項總額達69725億盧比(約合80億美元)的激勵計劃,旨在重振航運和港口行業。
這一戰略決策旨在徹底改革印度的造船業格局,升級港口設施,促進國內船舶所有權,並提升印度在全球航運領域的地位。政府期望推動印度從目前全球造船業第16位躍升至2030年的前十位,並在2047年進入前五位。
預計這一舉措將創造約300萬個就業崗位,同時吸引總計4.5萬億盧比的投資。
這一綜合方案建立在四大基礎支柱之上:
船舶建造財政支持(2473.6億盧比)
船舶建造財政援助(SBFA)計劃將為造船廠提供直接的財政激勵。價值低於100億盧比的船舶將獲得15%的補貼,而超過此門檻的船舶將獲得20%的補貼。此外,如果環保型船舶至少包含30%的本地附加值,它們可獲得高達25%的補貼。當船舶在國內拆解時,還將提供相當於船舶廢料價值40%的信用票據。
海事發展基金(2500億盧比)
該基金包括一個2000億盧比的海事投資基金,旨在支持股權投資,以及一個500億盧比的利息激勵基金,為與各種海事項目相關的貸款提供較低的利率。
船舶建造發展基金(1998.9億盧比)
旨在促進船舶建造集群的發展,以提高行業內的運營效率和基礎設施建設。
法律框架的完善政府計劃與行業利益相關者合作,建立強有力的法律框架,以解決爭端和仲裁程序,從而增強投資者信心。
對航運能力的變革性影響
這項改革舉措不僅旨在將印度的造船能力從最初略高於10萬噸提升,而且還有望在未來實現高達820萬噸的潛在增長目標。此外,它還尋求在港口每年增加約2.5億噸的運力,並投入超過2500艘船舶運營。
印度造船業的未來增長有望因這一公告而得到推動,印度海事界對此普遍表示歡迎。天鵝防務與重型工業公司執行長(已退役)維平·庫馬爾·薩克塞納少將指出,這對提升印度本土船舶製造技術能力意義重大。
三井 O.S.K 線路公司的安納德·賈亞拉曼船長強調,在全球供應鏈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加強國內船舶生產至關重要。
JSW基礎設施公司的納加拉詹·詹布納坦指出,這些改革措施能夠加快貿易流動,同時吸引私人投資機會。
賈斯珀航運公司的普什潘克·考希克強調了與拆船相關的激勵措施如何能夠促進循環經濟中的可持續做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