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洋經濟大省,福建正全面推進「海上福建」建設。當前,福建省正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為全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黃楠24日於福州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福建地處東南沿海,緊鄰中國沿海最大的海峽臺灣海峽,大陸海岸線長達3752公裡、居中國第二位,區位和資源優勢明顯。
一組組數據,凸顯福建港口發展迅猛:2024年,廈門港貨櫃吞吐量達1225萬標箱,福州港貨物吞吐量3.35億噸,均位列全球前20名;湄洲灣港羅嶼40萬噸級碼頭對臺礦石中轉量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絲路海運」命名航線覆蓋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個港口。
福建正全面推動港口航運數位化、綠色化轉型,黃楠介紹,全省15萬噸級以上外貿貨櫃碼頭實現智能化或自動化作業系統全覆蓋,30萬噸級以上幹散貨碼頭具備自動化作業技術。
近年來,福建海洋經濟整體實力不斷增強。據統計,2024年福建全省海洋生產總值超1.2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約佔全省生產總值21.7%,總量位居中國第三。
福建海洋產業體系不斷完善,海洋開放能級全面提升。福建積極推進「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該發展被列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聯盟成員已達367家。在加快福建海洋經濟發展方面,福州市表現亮眼。福州市2024年海洋生產總值約3400億元。
據悉,福州港建成生產性泊位185個,總通過能力近2.3億噸,2024年貨物吞吐量達3.35億噸;開通全省首條直航南太平洋島國航線和中歐北極航線,航線通達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家物流樞紐、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加快建設,全國鐵路首趟「一單制」多式聯運班列從江陰港區啟運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