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少在收穫季節經常發生的碼頭通道上的卡車擁堵,裡加港開發並實施了一個管理貨物供應商車輛流向港口的數字解決方案。隨著今年活躍的穀物轉運季節的開始,拉脫維亞種植的穀物貨物正在裡加港碼頭接收。8月份,在裝載了25萬噸各種農業貨物之後,31艘船隻從該港口得到了服務和調度。到9月中旬,又有30艘船載著347 000噸當地農產品離開裡加港。通常情況下,大部分貨物是小麥,而拉脫維亞油菜籽也在積極出口。主要目的地包括西班牙、德國和非洲國家。本季,道加瓦河兩岸的15個港口碼頭準備在裡加港接收和加工糧食。它的運作基於今年年初在裡加港引入的數字應用系統,使文件提交和核查能夠以數字格式而不是紙質格式進行。因此,裡加自由港管理局邀請港口公司和貨物供應商利用i.rop貨物運輸電子申請系統,在前往港口之前接收來自特定碼頭的數字訪問確認,從而避免擁堵和卡車在港口排隊等待時停機。裡加自由港管理局與裡加市議會合作,確保數據與相關市政服務整合到港口系統中。這將使市政當局能夠更有效地監測允許農民在收穫期間將農產品運輸到港口的決定的執行情況,甚至在以前禁止貨運的裡加街道上也是如此。裡加港數字應用系統是該市邁向完全數位化交通流量管理解決方案的第一步,旨在防止未來的擁堵,確保貨運交通暢通,並實施運輸規劃,減少貨運對城市環境和周邊地區的負面影響。同時,這也代表著向電子託運單的引進邁出了又一步,計劃在今後幾年在拉脫維亞全境實施。由於近年來在裡加港處理的農業貨運量顯著增長,在糧食旺季調節裡加的卡車交通流量變得越來越重要。裡加已成為拉脫維亞最大的農產品出口港口,2024年處理拉脫維亞一半的農產品貨物,36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