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西方多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美國和以色列越發孤立?| 國際識局-快遞搜
9月21日,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葡萄牙等西方國家宣布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法國等其他多國將在9月22日的聯合國會議上承認巴勒斯坦國。 隨著以色列不斷加強在加薩走廊的軍事行動,當地人道主義危機加劇,國際上要求落實「兩國方案」的呼聲日益強烈。目前已有近150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美國和以色列在加沙問題上愈發被孤立。 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對加沙地區發起的軍事行動,已導致當地65000多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 隨著以色列加強對加薩走廊的封鎖,根據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IPC)的分析,加沙已有超過50萬人陷入饑荒,人們普遍面臨著飢餓、貧困和可預防的死亡風險。 分析認為,正是以色列與其背後的美國一意孤行,推進魯莽且殘忍的侵略行動,不斷製造人道慘劇,引起了西方國家民眾對加薩走廊的同情,以及對美以的憤怒,推動了越來越多的國家承認巴勒斯坦。 人道慘劇,推動多國承認巴勒斯坦國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從巴勒斯坦加薩走廊突襲以色列境內軍民目標,造成約1200人死亡,約250人被哈馬斯等巴方武裝人員帶回加沙扣押。哈馬斯當天發表聲明,宣布對以色列採取新一輪軍事行動。 以總理內塔尼亞胡隨即宣布以色列進入「戰爭狀態」。以軍開始空襲加薩走廊。 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 據《華盛頓郵報》及卡達半島電視臺報導,衝突爆發之後不到兩周,以色列便對加薩走廊進行了「不分目標」的「地毯式轟炸」,造成3793人死亡,其中包括1500多名兒童,近12500人受傷。 據路透社報導,2023年10月22日,以色列飛機接連轟炸了加薩走廊的希法醫院和聖城醫院及周邊。 當時,媒體將那一晚稱為「最血腥的一夜」,然而,此後以色列不斷製造更為血腥的夜晚。 據印度媒體《火線》報導,截至2023年年底,以色列已在加沙投下約合2枚核彈當量的炸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加沙已成為「兒童的墳場」。 2024年1月,加沙衛生部門稱,約有2.5萬人喪生,超過6.5萬人受傷。至2024年5月13日,聯合國報告的死亡人數超過35000人。 傷亡數字與殘酷的戰爭場面通過社交媒體衝擊各國民眾的內心,反對以軍事行動以及西方軍事援以的抗議活動,開始爆發。 2024年4月22日,示威活動在美國大學蔓延開來,美國東海岸多所大學的學生開始校園抗議。隨後幾天,美國各地爆發抗議活動。活動還蔓延至歐洲、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2024年4月至6月,多個美洲及歐洲國家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包括巴貝多、牙買加、千里達及托巴哥、巴哈馬等加勒比海國家。 巴貝多外交部長聲明稱,巴貝多對這場人道主義危機以及以色列反應的過度性表達了失望和不滿,「我們堅信,現在的情況已經太過分了」。 隨後,愛爾蘭、挪威、西班牙、斯洛維尼亞、亞美尼亞等歐洲國家,也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 時任愛爾蘭總理西蒙·哈裡斯在內閣正式籤署決定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聲明後表示:「我希望這能向巴勒斯坦人民傳遞希望的信息——在他們最黑暗的時刻——愛爾蘭與他們站在一起。僅僅譴責已經不夠了,僅僅反擊也已經不夠了,我們必須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以色列變本加厲,盟友「忍無可忍」 至2024年8月,加薩走廊因衝突死亡人數突破4萬人,至當年年底,再突破4.5萬人,其中包括1.45萬名兒童。 美國「猶太和平之聲」組織表示:「以色列政府已向加沙人民宣戰,發動種族滅絕戰爭。我們呼籲所有有良知的人士,阻止即將發生的針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滅絕。」 2024年12月,國際特赦組織發布報告,宣稱以色列「已犯下並正在繼續對被佔領的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實施種族滅絕」。 2025年1月17日,以色列與哈馬斯曾達成過短暫的停火協議。 然而,以色列未按照原協議進入第二階段,而是推動「新計劃」,這意味著以色列實際上「違反停火協議」。 2025年3月18日,以色列在伊斯蘭教齋月期間對加沙發動攻擊。以色列國防部部長伊斯雷爾·卡茨宣布,以色列已「恢復在加沙的戰鬥」。他還稱,以色列將對加沙「打開地獄之門」。 在空襲前後,以色列對所有人道援助物資實施全面封鎖,包括食物、水、藥品與醫療用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此外,以色列切斷加沙南部海水淡化廠的電力供應,導致約60萬人無法獲得乾淨飲用水。 這一系列行動,意味著以色列在重啟軍事打擊的同時,加劇了本已極其嚴峻的加沙人道主義危機。 對於以色列的相關舉措,國際社會反應強烈。法國外交部譴責以色列的襲擊,德國外交部也公開表示,以色列的攻擊「令人極度擔憂」。多國則強烈譴責以色列的「無差別攻擊」。 但以色列方面在重啟空襲之後還未滿意,於7月提出「武裝佔領」加薩走廊的方案。這一舉措進一步刺激了西方民眾的神經,連以色列的盟友們也「忍無可忍」。 法國總統馬克龍7月24日宣布,法國將在9月召開的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上,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隨後,英國和加拿大也表示,將承認巴勒斯坦國,維護「兩國方案」。 「兩國方案」,即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享有完全主權、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從根本上實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平共存,實現阿拉伯和猶太兩大民族和諧相處,實現中東地區持久和平。 8月11日,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宣布,澳大利亞將在9月聯大上承認巴勒斯坦國。 同日,紐西蘭外交部長彼得斯表示,該國考慮承認巴勒斯坦國,並將於9月作出正式決定。 目前,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中,已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國家承認巴勒斯坦。新一輪巴以衝突已延宕兩年,衝突持續下,加沙人道危機不斷加劇,未來可能有更多的國家明確發聲,呼籲落實「兩國方案」,並承認巴勒斯坦國。 快遞搜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快遞搜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