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土耳其當地有關部門稱,當地時間上周五晚間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一艘載客渡輪與一艘巴拿馬註冊的貨船發生相撞事故。該起事故發生在大約晚上8點30分,靠近薩拉恰克,靠近伊斯坦堡的於斯屈達爾區。
涉事渡輪被確認為「卡米爾·薩因」號,該船定期在貝西克塔斯和於斯屈達爾之間運送乘客。涉事貨船名為「阿爾特溫」號。
關於受傷情況的最初報導差異很大。儘管海上安全團隊表示僅有兩名乘客在事故中受傷,但伊斯坦堡省長辦公室後來發表的官方聲明確認,在此次兩船相撞事件中有12人受傷。
幸運的是,所有乘客在碰撞中都未落水。緊急救援人員在將渡輪安全停靠在帕薩利馬尼碼頭後,迅速將傷者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治療。
在事故發生後,兩艘船都從事故現場被拖離。海岸警衛隊扣留了貨船以作進一步檢查,同時對導致此次事故的原因展開調查。
據數據顯示,博斯普魯斯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重要航道,是全球航運最繁忙的航線之一,每年約有48000艘船隻通過。
其狹窄的航道還承擔著伊斯坦堡歐洲和亞洲之間大量的渡輪運輸,這使其容易出現航行事故,長期以來已引發多起船舶相撞等情況。
海岸警衛隊仍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他們在這一關鍵地點繼續執行任務。
客船與貨船相撞的應急處置需遵循以下流程:
立即報告與信息傳遞
發生碰撞後應立即用甚高頻電話、無線電報等有效手段向港務監督和海上搜救中心報告事故信息,包括船舶名稱、呼號、事故時間、地點、損害程度及救助需求。
人員優先救助
若有人員落水或受傷,需優先組織救援。救援人員應攜帶救生設備迅速轉移落水者,並安排醫療救治。同時穩定乘客情緒,確保航海日誌、通信設備等重要物品隨身攜帶。
船舶損傷控制
堵漏與排水 :發現船體破損進水時,立即啟動堵漏程序,使用堵漏毯、抽水泵等工具封堵破口並排水。若貨船載有危險品(如燃油),需優先防止洩漏擴散。
調整航向 :通過調整船首方向使破洞處於下風側,減少進水速度。若貨船失去控制,可拋錨固定船位,避免橫向受浪加劇碰撞風險。
貨物處理 :必要時拋棄部分貨物以減輕船體負荷,若貨船為油輪需優先轉移燃油至安全區域。
燃油汙染處理
若發生燃油洩漏,需立即布設圍油欄、吸油氈等設備進行物理回收,防止水域汙染擴大。同時監測洩漏情況,必要時請求專業清汙力量支援。
後續處理
事故結束後需配合港務監督進行調查,提供航海日誌、船舶證書等證據材料。若涉及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需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快遞搜編譯整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