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9月17日電 (記者 魏華都)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7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推動經濟發展的創新舉措,強調要積極發揮香港優勢,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李家超表示,隨著中國內地企業戰略重心逐漸轉向新興市場,特區政府將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主動協助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臺「出海」,同時推動包括內地銀行在內的各大銀行在港設立區域總部,輻射開拓東南亞和中東等地區市場。在推動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方面,特區政府會積極爭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港設立辦事處;明年還將在港舉辦多場國際經濟會議,包括邀請「絲路海運」聯盟成員於明年「香港海運周」期間舉辦高峰會,推廣共建「一帶一路」航運品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香港將與大灣區內交易所合作開拓大宗商品交易及碳交易等新業務,發展大豆離岸現貨市場、與大灣區試點碳市場研究試驗跨境交易結算。在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方面,香港將加速發展新增長點,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構建國際領先債券市場,鼓勵更多企業在港發債,並推動使用離岸中國國債作為不同清算所抵押品,進一步豐富人民幣資產的應用場景。香港近年著力發展低空經濟,李家超提出制訂「發展低空經濟規划行動綱領」,包括推展核心基建設施、年底前推出專用頻譜,並完善民航法例及規管框架,為重逾150公斤的「非傳統飛行器」制訂專用法例,保險業界也會開發相關保險產品,推進建設具競爭力的低空經濟生態圈。特區政府還會簡化低軌衛星的牌照審批,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推進與商業航天和太空經濟有關聯的投資,推動航天科技發展。香港擁有1180公里海岸線和263個島嶼,李家超提出發展遊艇經濟,放寬對訪港遊艇要求,並與廣東省政府商討「港艇北上」和「北艇南下」便利措施,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系統建設。產業發展和革新方面,特區政府重視以科創帶動高增值製造業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李家超稱,特區政府會引入歐洲領先航空服務公司、建設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鏈,推動香港首個大型電動車電池回收設施。李家超表示,會成立由行政長官擔任主席的北都發展委員會,統籌園區營運、工程審批和大學城籌劃及建設工作,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引入產業和重大項目。施政報告也提出措施支持本地經濟,包括減收非住宅用戶50%水費及排汙費、鼓勵銀行更具彈性處理還款能力良好企業的信貸需要等11項措施,幫助中小企業轉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