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川普政府暫停對中國的貿易戰,7月份的增長勢頭延續到了8月份,該樞紐處理了958,355個20英尺標準箱(teu),略高於一年前的紀錄。 「洛杉磯港在7月和8月總共運送了近200萬個貨櫃,」洛杉磯港執行董事Gene Seroka在媒體吹風會上說。「這是西半球所有港口最好的兩個月。零售商和製造商繼續提前進貨,一方面是為了趕在假日需求之前,另一方面是為了對衝貿易政策變化帶來的風險。 與洛杉磯相鄰的聖佩德羅港口(San Pedro Port complex)長灘港(Port of Long Beach)也取得了類似的積極成果,長灘港在美國海運中心中名列前茅。 但Seroka表示,由於今年剩餘時間內貨櫃運輸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這是增長的終點。 「展望未來,」Seroka說,「我預計在2025年的剩餘時間裡,貨櫃貨運量將會放緩,尤其是與去年異常高的基準相比。這是因為年終假期的大部分貨物已經運抵。就業增長放緩和通脹揮之不去等經濟信號讓進口商和消費者都變得更加謹慎。」 該港口還將面臨10月份對中國擁有和經營的船舶徵收新船費的問題,以及這將如何影響遠洋航運公司的服務。塞洛卡說,對這些費用可能推高航運成本的粗略估計,每個貨櫃的成本在175美元到300美元之間,不過他預計,任何漲價都會對比洛杉磯更小的港口造成更大的衝擊。 在回答FreightWaves的問題時,Seroka表示,貨櫃供應鏈也在努力應對卡車運輸長期貨運衰退帶來的價格壓力。他指出,長期服務於該港口的兩家運輸公司,TGS物流和GSC物流,最近因市場動態導致運費惡化而關閉。 上個月的進口總量為504,514標準箱,同比僅下降1%。裝貨出口127379標準箱,同比增長5%。 雖然貨運量略有增加,但貨櫃停留時間,即一個箱子從船上卸下到離開港口的時間,減少到卡車不到3天,鐵路不到8天。 作為未來進口的一個指標,洛杉磯處理了326,462個空貨櫃單位,比2024年減少了1%。 截至8月份,洛杉磯共處理了6,934,004個標準箱,同比增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