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祝凱(中)在鷹聯航空開業首航儀式上曾風光一時
中國首家民營航空公司鷹聯航空正面臨著空前的財務危機。8月22日下午,成都法院已對鷹聯的帳號執行了凍結。由於對鷹聯航空財務的逐漸失控,其實際投資人偉高達(上海)投資諮詢公司(下稱「偉高達」)以1400多萬元的委託貸款及利息到期未歸還為名將鷹聯航空送上了法庭。而此前由「偉高達」派駐鷹聯的女CEO祝凱被開除恰恰是此次事件的導火索。偉高達操控的鷹聯第二大股東中國國安文化傳播投資有限公司也會在隨後將鷹聯告上法庭。這是昨天記者從偉高達的代理律師北京藍石律師事務所的李煥富處了解到的。
李煥富推測,此次起訴還只是其實際投資人對鷹聯航空李繼寧的一次試探,如果沒有談判的可能,鷹聯還將遇到另一起貸款違約和一系列違反股東協議、侵害投資人權益的訴訟。
記者了解到,收到起訴狀後,李繼寧已向其股東發文,通報起訴情況,表示公司資金緊張,讓股東緊急籌備資金。
鷹聯帳號已被凍結
偉高達公司已於本月10日正式向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和《財產保全申請書》,訴訟要求鷹聯根據貸款合同規定歸還委託貸款及利息,合計人民幣1400多萬元。成都法院已於8月22日下午對鷹聯的帳號執行了凍結。李煥富表示,目前凍結的資金並不是鷹聯的全部資金,只是鷹聯本次貸款違約拖欠的款項。
記者了解到,李煥富是受偉高達(上海)投資諮詢公司之託向各大媒體發布這一消息的,事實上,這也是一種在談判桌上無法解決問題之後的一個無奈之舉。
鷹聯於去年7月7日與原告偉高達及新加坡華僑銀行(上海)分行籤訂了貸款協議。協議約定原告通過銀行向被告發放委託貸款410萬元人民幣,貸款到期日為今年7月14日。之後,鷹聯又於去年11月8日與偉高達和新加坡華僑銀行(上海)分行再次籤訂貸款協議。協議約定原告通過銀行向被告鷹聯發放委託貸款,鷹聯先後兩次根據貸款合同提取貸款928萬元人民幣。
依據兩次籤訂的貸款合同規定,鷹聯應當在貸款期間接受偉高達的貸款使用用途監督,不得將貸款挪為他用。但偉高達表示,鷹聯違反承諾,拒絕接受用款監督,將貸款挪作他用,逾期不還。因此,偉高達近日向法院正式起訴鷹聯,要求被告立即歸還貸款並且支付到期利息。
「財務失控」投資人被迫起訴
李煥富律師指出,起訴中提到的鷹聯兩筆貸款,當初承諾是日常運營資金,但李繼寧卻另作他用,且拒絕股東方查帳,也未說明資金用途。而此次起訴事件與此前鷹聯總裁祝凱被解聘一事不無關係。
當時祝凱表示,「聘任我的不是李繼寧,而是鷹聯航空的董事會。事實上,李繼寧在下發解聘書時並沒有經過任何董事會的討論,是不符合法律程序的。」李煥富分析,祝凱是偉高達派駐鷹聯直接負責公司管理的。
曾有媒體報導說,正是由於祝凱反對李繼寧私自挪用款項,被李繼寧強行解聘。祝凱介紹,目前李繼寧身兼董事長和總裁之職,公司的大小事情全部由他個人處理。
記者了解到,公司執行總裁祝凱女士出任公司執行總裁之前是美國西北航空公司首位華裔女性高管人員,被鷹聯解聘後的祝凱目前正在成都調查鷹聯的財務狀況。
然而祝凱的被解聘還僅僅是開始,鷹聯一名副董事長張松光隨後也提出辭職,接替他職務的陳誠錦,目前是新加坡偉高達金融集團的董事長,而張松光曾經是新加坡航空的總裁,目前擔任新加坡華僑銀行的董事長,而華僑銀行正是鷹聯上述貸款業務的貸款方。
李繼寧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兩筆貸款並未挪用,都用在正規途徑上,同時他強調,對於起訴一事並不知情,目前身在外地,回去後會通過正常渠道處理此事。
圖2:李繼寧出身於民航世家
外資「暗渡陳倉」投資行為違法
去年首航時,李繼寧曾預言,公司一年後將有盈利,今後公司每年將增加3至4架飛機,在兩三年後謀求上市。但自去年7月首航以來,鷹聯航空至今還未擺脫虧損。李煥富也告訴記者,目前鷹聯的運量是不賺錢的。
對於偉高達「繞圈」投資中國首家民營航空公司鷹聯的行為,中國北京市律師協會航空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市藍鵬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起淮分析,民航市場開放以後,一些民營航空公司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通過融入境外資金尋求解決途徑無可厚非,但必須按照民航總局頒布的《外商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來執行。規定中指出,投資國內公共航空運輸企業,中方應控股,同時一家外商(包括其關聯企業)不得擁有超過25%的股權比例。
張起淮指出,《外商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明確規定了中外合作資金比例,以及不能做隱性投資,偉高達作為實際投資人,實為外資企業,一直隱瞞實情,那麼股東之間發生糾紛其權益難以得到保護,與鷹聯的股權轉讓協議也是違法的。
新聞內存:鷹聯投資人究竟是誰
2004年6月,鷹聯航空在四川省成都市完成了工商註冊,申請了客運和貨運兩張牌照。註冊資金8000萬元人民幣,李繼寧是控股大股東。註冊地點是雙流國際機場。2005年7月,鷹聯航空開始正式對外營業。
但李煥富告訴記者,「李繼寧當時拿到了牌照以後並沒有資金,而是通過中間人四處尋找國外的投資公司。而來自新加坡的金融公司偉高達恰恰看好了這一投資項目,當時8000萬的註冊資金也是偉高達出的。」
根據民航總局頒布的《外商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外商投資國內公共航空運輸企業,中方應控股,同時一家外商(包括其關聯企業)不得擁有超過25%的股權比例。
最終偉高達通過李繼寧的英聯通信公司間接投資鷹聯,而李繼寧本人雖然並未出資,卻理所當然地當上了鷹聯航空董事長。
記者了解到,李繼寧是廣東人,此前是註冊在廣州的英聯通信的老闆。一個IT企業的老闆卻能第一個獲得進入航空業的牌照,意味著這個人實力不虛。李繼寧出身於民航世家,父母曾在中國民航系統工作,兄弟姊妹都在航空公司任職。
李煥富表示,公司成立時,儘管是偉高達出了所有的錢,但鷹聯主要股東是包括李繼寧方面的三個自然人和偉高達操縱的國安文化傳播投資有限公司,當時承諾日後以股權的形式轉讓給偉高達。但後來李繼寧方面的三個自然人成立了廣東鷹聯,目前的股東變更為廣東鷹聯和國安,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股權轉讓,這也為偉高達起訴鷹聯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