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美聯儲明晨大概率重啟降息,年內將降息幾次?-快遞搜
時隔一年,市場押注美聯儲重啟降息。 北京時間9月18日凌晨,市場將迎來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結果。截至發稿,芝商所CME Group數據顯示,本次會議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為96.1%,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為3.9%。 一年前,2024年9月,美聯儲啟動了四年多來的首次降息,但在降息100個基點後便止步不前。本次市場押注美聯儲重啟降息,可持續性尚不可知。 此次會議還將公布最新的《經濟預測摘要》(SEP)與點陣圖,受訪專家認為,本次點陣圖透露的信息或更為「鴿派」。「鴿派」指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即押注美聯儲降息幅度較大。 美聯儲的「政治化」也引人關注。受訪專家指出,從長期看,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或受到新任美聯儲主席的影響,但其行動仍受到美聯儲框架的限制。 市場押注降息25個基點 首先來看數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CPI同比上漲2.9%,與市場預期的2.9%持平,前值為2.7%;核心CPI同比上漲3.1%,與市場預期的3.1%持平,前值為3.1%;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2萬人,預期7.5萬人,前值7.3萬人;失業率4.3%,預期4.3%,前值 4.2%。 一般而言,通脹反彈指向維持較高利率,就業惡化則指向降低利率。那麼,市場為何押注美聯儲將更側重就業數據並降息25個基點? 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對澎湃新聞表示,從通脹看,今年4月,美國通脹率已下降至較為理想的水平,存在降息的可能,但當時關稅政策的實施導致不確定性急劇上升,美聯儲不得不進一步觀望。目前來看,儘管通脹較4月略有上升,但上升趨勢總體放緩,通脹並未出現預期中的大幅上升。而從就業數據看,美國8月失業率較此前略有上升,非農數據大幅下跌,經濟增速的放緩也導致其對就業的支撐逐步降低。因此,綜合來看,9月美聯儲大概率將按照常規思路降息25個基點。胡捷曾任美聯儲高級經濟學家。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也對澎湃新聞表示,市場押注美聯儲將更側重就業數據,主要是因為就業與通脹數據的質量與衝擊力不同。近期就業數據的惡化速度、幅度和潛在風險遠超通脹的溫和反彈,市場認為美聯儲需要採取「預防性」措施來應對可能加速惡化的就業形勢。 白雪指出,近期數據遠未形成明確的經濟衰退信號,並不足以支撐降息50個基點。因此,美聯儲更可能降息25個基點,這既能釋放寬鬆信號,又為後續政策預留調整空間。若本次直接降息50基點,可能被市場解讀為對經濟衰退的恐慌性反應,反而加劇不確定性。 具體看,白雪分析,儘管8月CPI同比反彈至2.9%,但主要是受能源價格和關稅傳導推動,關稅對通脹的傳導壓力依然較為溫和,在就業市場加速降溫的背景下,薪資增速下行帶來的需求降溫將導致美國內生通脹下行,一定程度上抵消關稅價格上漲的衝擊。同時,近期非農就業人口大幅下修,或意味著勞動力市場可能早已出現疲軟跡象,當前企業招聘意願下降、工時縮短等滯後指標已顯現。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今年1月-4月,美國CPI數據一路由3%下降至2.3%,市場一度押注美聯儲將於6月降息25個基點。但自今年4月2日川普宣布正式實施關稅政策後,美國CPI又一路由2.3%反彈至2.9%。據新華社報導,美國勞工部9日發布的初步修訂數據顯示,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美國新增就業崗位比最初統計的少91.1萬個。 當地時間8月22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表示,就業下行的風險正在上升,而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通脹的影響可能只是短暫的,美聯儲的政策立場可能需要調整。 年內或降息兩到三次 本次會議,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已基本被消化,市場更關注的,是降息的節奏和時機。 將時間拉回一年前,2024年9月,美聯儲啟動了四年多來的首次降息,正式拉開了本輪降息周期的帷幕。然而,美聯儲的降息步伐止步於2024年12月,當時,美聯儲合計共降息了100個基點。 一年後,市場再度押注美聯儲將於9月議息會議降息。本輪降息的終點在哪裡? 胡捷認為,短期內看,美聯儲年內的三次會議中,美聯儲或將降息兩至三次,總共降息50個基點,中間有可能暫停一次降息用於觀察經濟走向。白雪則表示,基於關稅對通脹的推升將在四季度見頂,同時勞動力市場持續疲軟,失業率繼續攀升,美聯儲或將於年內降息75個基點。 從長期看,美聯儲降息路徑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胡捷認為,本次重啟降息後,美聯儲大概率進入持續降息周期。持續降息並不意味著每次會議都降息,美聯儲將依據經濟數據在會議上作出判斷,但總體呈現降息趨勢。未來一年內,美聯儲或將降息200個基點,利率將降至2.25%-2.5%間,此後貨幣政策則有待進一步觀察。 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背後是全球化的極速收縮。胡捷解釋,過去,全球化讓美國源源不斷地獲取低價商品,非法移民壓降了用工成本,矽谷技術革命持續提升勞動生產力,美國得以在通脹極低的背景下保持高速增長,這讓美聯儲得以維持0左右的低利率。目前,逆全球化浪潮迭起疊加美國政府限制非法移民入境,在利率降至2%左右後,美國通脹將如何發展仍未可知。 白雪表示,本輪降息受到通脹走勢、財政赤字,以及政治周期的制約。具體而言,若核心PCE在2026年初反彈至3%以上,美聯儲可能暫停降息。同時,2025財年美國赤字率預計達6.2%,若降息刺激經濟過熱,可能加劇債務風險。此外,2026年大選前,美聯儲可能為避免被指責「為選舉造勢」而提前政策轉向。 白雪認為,本輪降息終點可能落在3.5%-4.0%區間。這一水平既能緩解就業壓力,又能維持對通脹的抑制作用。 截至發稿,芝商所CME Group數據顯示,市場預計2025年降息50個基點、75個基點、100個基點的可能性分別為24.1%、71.6%、2.9%;預計到明年9月降息125個基點、150個基點、200個基點的可能性為28%、28.6%、16.6%。 點陣圖或暗示美聯儲內部分歧加劇 對於降息節奏、通脹預期等市場聚焦的問題,與本次會議同步發布的《經濟預測摘要》(SEP)與點陣圖或能為市場掃去部分迷霧。 一般而言,《經濟預測摘要》與點陣圖將對GDP增長、失業率、通脹率和適當的政策利率作出預測,反映理事會成員對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和風險的看法。不過,這些預測只代表美聯儲官員當前的預測,往往與真實利率政策路徑存在差異。 白雪表示,本次點陣圖主要有三大看點。一是對長期中性利率的預測,若預測值從3.0%下調至2.75%,則意味著釋放 「低利率常態化」信號,推升風險資產估值。二是2025年降息路徑,若降息幅度中位數從6月預測的降息50基點上調至75基點,將強化市場寬鬆預期。三是點陣圖對2026年利率預測的離散度是否擴大,這可以反映美聯儲內部官員對明年政策路徑的分歧是否在加劇。 胡捷認為,點陣圖或將透露對失業率的更為悲觀情緒、對通脹的更為樂觀情緒,以及更為鴿派的降息路徑。 在6月公布的點陣圖中,美聯儲維持了對今年2次降息的預測,但將2026年聯邦基金利率的中值預測由3.4%上調至3.6%,長期中性利率預期值維持在3%;對今年美國經濟增速的預測由1.7%下調至1.4%;失業率為4.5%。 同時,當時點陣圖顯示,支持年內降息2次的人數與支持維持當前利率的人數基本持平,或預示著美聯儲內部的分歧加大。 美聯儲「政治化」影響幾何 拋去純粹的經濟數據,政治因素對美聯儲的影響似乎正愈演愈烈。過去的一個月,美國參議院以一票的微弱優勢通過了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出任美聯儲理事會成員的提名,美聯儲理事庫克(Lisa Cook)也在經歷了與川普政府的官司後,僥倖留在了美聯儲理事會中。米蘭被認為是川普政府經濟議程的關鍵設計者,庫克則是由美國前總統拜登任命的美聯儲理事之一。 美聯儲的一系列人事變動,被認為是川普企圖「操控」美聯儲的手段。截至目前,美聯儲理事七個席位中有三人為拜登政府任命,四人為川普政府任命。此前,美聯儲理事中一度有4人為拜登政府任命。 胡捷認為,短期來看,儘管美聯儲內部對降息路徑的爭論有所增加,但對貨幣政策影響不大,大多數人的意見仍較為一致。在2026年5月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卸任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仍將延續當前的風格。 白雪的預期更加悲觀。她分析,短期內,降息節奏政治化將提速。若米蘭在9月會議後正式就職,可能在10月會議上推動更激進的降息幅度或進度,並要求美聯儲「前瞻性指引」明確寬鬆路徑。這種壓力可能使美聯儲在數據未完全確認的情況下提前行動,例如在10月非農數據公布前降息。 從長期看,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或受到新任美聯儲主席的影響。本屆美聯儲主席將由川普任命,目前,候選人包括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西特(Kevin Hassett)、前美聯儲理事沃什(Kevin Warsh)以及美聯儲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 澎湃新聞注意到,上述三人均曾表現出對美聯儲的批評。其中,哈西特一直是川普關稅及其他政策的堅定支持者,認為美聯儲將利率維持在過高的水平是不合適的;沃什曾表示美聯儲主席不應該被視為「受寵的王子」,當貨幣政策結果不佳時,美聯儲應受到嚴肅的質疑;沃勒則在上個月美聯儲維持當前利率時投下反對票,並表示應降息25個基點。 胡捷認為,由川普提名的新任美聯儲主席將更加鴿派。不過,按照經濟周期規律,那時也正處於降息周期,因此到時的降息更像「順水推舟」,而非受川普的影響。同時,美聯儲的核心使命是控制價格穩定,發行適量貨幣,無論誰擔任美聯儲主席,都將受到使命的約束。 白雪表示,長期來看,政治化將對美聯儲獨立性形成侵蝕,造成其政策可信度下降。不過,美聯儲可堅持「數據優先」的決策原則、對市場預期進行管理等抵禦政治化的幹擾。同時,歷史經驗顯示,1970年代「政治化美聯儲」導致長時期滯脹的教訓,可能成為當前官員維護獨立性的心理防線。 白雪提到的1970年代「政治化美聯儲」,是指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將美聯儲視為政治工具,要求時任美聯儲主席伯恩斯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當時,美國通脹率一度突破12%。 快遞搜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快遞搜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