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上市兩年,為企業帶來什麼影響?-快遞搜
什麼是集運指數(歐線)期貨?有必要先普及一下。 集運指數(歐線)期貨是中國首個航運期貨品種,也是服務航運行業的一個新的風險管理工具,主要是為了幫助航運企業、外貿企業應對市場波動,提升整體競爭力。 兩年來,集運指數(歐線)期貨運行效果如何?對企業有哪些幫助?對行業帶來哪些新變化? 外貿企業:「讓我們放心大膽經營生產」 過去,山東萊蕪泰豐食品有限公司常為海運價格發愁——公司主營糧農類產品,以出口為主,海運是其最主要的運輸方式。 然而,近年來,受國內外多重因素影響,貨櫃海運費價格波動加大,海運費成了泰豐食品一筆「不可控」的成本。「作為農產品企業,產品貨值本身就小,運價高的時候,一箱生薑、大蒜,運費比貨值本身還高。」泰豐食品相關負責人介紹。 外貿企業有穩定運價、控制成本的需求,而這正是集運指數(歐線)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初衷。了解到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功能後,泰豐食品決定一試。 2024年10月,泰豐食品接到一筆來自歐洲的姜蒜訂單,約定11月從青島陸續出運。 「傳統上,每年11、12月正是亞歐航線集運運價上漲期。」宏源期貨有限公司青島營業部負責人王沛介紹。 如何降低漲價風險?在上期所與宏源期貨的幫助下,當年10月,泰豐食品購買了集運指數(歐線)期貨。11月底,海運價格果然從3800美元/FEU(註:FEU為一種國際計量貨櫃單位)漲到4500美元/FEU。而由於企業購買了期貨,在期貨市場,運價從3000美元/FEU漲到了3800美元/FEU,企業在期貨端產生了3.2萬元人民幣的收益,對衝了現貨市場上漲的4萬元人民幣採購成本。「期貨和現貨市場一盈一虧,最終企業只需要多支付8000元人民幣運費,而不是接受運價上漲4萬元人民幣。」王沛說。 這正是集運指數(歐線)期貨的價值。「過去沒有這一產品,我們只能被動接受海運價格的波動,盈虧很大程度靠運氣。有了這個期貨產品,海運價格波動被縮小在一定範圍。我們能夠安心生產,放心大膽接來自海外的訂單。」泰豐食品相關負責人說。 貨代企業:「在市場上提升了自身競爭力」 在進出口海運鏈條中,往往涉及船公司、貨代企業、貨主企業等多方——船公司負責定價,貨主企業負責生產和出貨。由於進出口運輸環節複雜,貨主企業往往會將運輸事宜全權交給貨代公司。在這一過程中,受運價波動影響最大的,便是貨代企業。 青島泰澤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深耕當地的貨代企業。「在山東,製造業企業、農業企業多,進出口需求十分旺盛,國際物流企業也非常多。」公司總經理盧勇坦言,「然而,眾多的國際物流企業也帶來了行業的內卷,拼價格的階段已經過去,如何為貨主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集運指數(歐線)期貨正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機遇。」 「過去是自己扛風險,現在有了集運指數(歐線)期貨,我們將風險通過期貨市場對衝出去,人無我有,也提升了我們自身在貨代市場的核心競爭力。」盧勇說。 「去年7月運價上漲,我們與合作夥伴對29個貨櫃運價進行了套保交易,不僅有效避免價格波動,還獲得一定的盈利。」盧勇有些自豪。 泰澤物流的實踐,正是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帶給貨代行業的新的機遇。看市接單、接單鎖價正在成為當前貨代企業的新嘗試。 穩定國際物流大市場,行業參與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對於有出口需求的實體企業而言,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帶來了穩定的運價,他們能夠安心生產經營;對於貨代企業而言,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幫助其對抗風險波動,增加了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 上線兩周年期間,集運指數(歐線)期貨較好發揮了作為金融衍生品作用,為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金融工具。 一組數據最為直觀。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盤,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上市兩周年來,累計運行483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6104.91萬手,累計成交金額5.28萬億元,日均成交量12.64萬手,日均成交金額109.42億元,期末持倉量7.95萬手,日均持倉量8.43萬手。期間更是經受住了2023年底紅海危機時現貨運價快速劇烈上漲和2024年3-7月連續漲價,以及今年4月中美經貿摩擦以來的價格大幅波動衝擊。 運用場景也在不斷擴展。盧勇發現,不少企業從一開始的不懂、不接受,現在越來越多的航運產業上中下遊企業開始主動嘗試參與期貨套期保值,平抑風險。 然而,也需看到,由於期貨市場門檻較高,作為一個新產品,集運指數(歐線)期貨的市場推廣還有很大空間。 「願意嘗試的不少是之前有過期貨產品使用經驗的人。」盧勇坦言,在推廣中,還有一些企業「懷疑我們是騙子」「真有說的那麼好?」,這是團隊在做推廣時常聽到的質疑。 進出口是經濟的晴雨表。暢通國內國際市場,需要更穩定的供應鏈,需要金融工具的助力。如何讓更多企業了解、認識並願意使用,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仍然任重而道遠。 記者調研期間,就有一場培訓在青島當地舉辦。期待未來,好產品能夠為越來越多人理解、使用、受益。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