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航運貿易領域新樣本北外灘臨時仲裁僅用時4周-快遞搜
北外灘臨時仲裁新樣本:僅用時4周 以往走法律訴訟至少耗時一年半,通過機構仲裁也要4到8個月 近日,一起航運企業與貿易企業之間,關於國際貨櫃運輸合同糾紛的臨時仲裁案件,在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開庭審理。這是《上海市涉外商事海事臨時仲裁推進辦法》修訂實施後,首個落地的臨時仲裁案件。 這個案件並不複雜:貨物運抵碼頭後,貿易企業發現貨物溼損,影響使用。經檢驗,是碼頭堆存中箱頂受損進水所致。航運企業與貿易企業協議依照《上海市涉外商事海事臨時仲裁推進辦法》在上海啟動臨時仲裁,並得到上海航運保險協會的專業支持,最終由航運企業賠償貿易企業相關損失。 從爭議發生到裁決作出,前後僅用時4周。這一案件將為更多企業提供涉外商事海事糾紛解決的新樣本,助力虹口北外灘成為涉外商事海事糾紛解決優選地和臨時仲裁首選地。 涉及這次仲裁案的貿易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了解到上海正在大力推廣臨時仲裁,這次在虹口親身體驗後,感到確實高效便捷。以往,涉外商事案件如果走法律訴訟,要耗時一年半至兩年甚至更長,通過機構仲裁也要4到8個月,總體費用也要高很多。所以對於企業來說,大大節約了成本,這就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最直接體現。」 相較於訴訟或機構仲裁,臨時仲裁更像是「請專家上門解決問題」,特別適合航運、貿易等高時效領域。從仲裁員怎麼選、在哪裡開庭,到適用什麼規則、選擇什麼樣的庭審服務等,一切都由企業自行協商決定。比如,既可以直接選用成熟的國際仲裁規則,也可以自行協商擬定一套簡化的專屬程序規則。 今年,隨著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實體樞紐的落成啟用,以共享仲裁庭為載體、以臨時仲裁為特色的北外灘仲裁服務中心同時揭牌。 近期,《北外灘臨時仲裁服務指引(試行)》和《北外灘臨時仲裁服務一本通》也正式發布,其中收錄了臨時仲裁推薦仲裁員和仲裁庭秘書名錄,這批仲裁庭秘書均由虹口區專門培養。去年底,國際商會仲裁庭秘書培訓項目首次「走進」上海,並在北外灘舉辦。 首批入選臨時仲裁推薦名錄並擔任該案仲裁員的莊煒表示:「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提供的專業配套服務和共享仲裁庭設施,不僅完全符合國際商事仲裁的實踐需求,高效的程序支持與一流硬體環境更是令我印象深刻。」 記者看到,共享仲裁庭設有仲裁員、記錄員、申請人、被申請人、證人等席位,配備開庭庭審系統、音頻視頻同步採集系統,支持對接、聯繫仲裁庭秘書,並提供語言翻譯等配套服務。 作為中國航運產業高地,北外灘目前集聚了逾4700家航運企業及40餘家功能性機構,覆蓋航運交易、保險、經紀、貨代全產業鏈。依託這一資源優勢,虹口區正在推動臨時仲裁與航運保險、貨代物流等板塊深度融合,拓展臨時仲裁的應用場景。 「我們正在與上海多家仲裁、航運、保險及貨代行業機構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在細分行業形成更多臨時仲裁實踐案例。」虹口區司法局負責人周浩介紹,「希望通過助力企業高效解紛,進一步提升我國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和話語權。」 據悉,目前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正將虹口發祥的「三所聯動」經驗拓展至商事領域,探索打造調解院、仲裁院、法院「三院融合」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品牌,讓「足不出樓」化解跨境商事糾紛成為可能。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周楠)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