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蕪湖跨境電商出口實現井噴式增長。據蕪湖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蕪湖跨境電商出口貨物7822690單,同比增長近66倍。「跨境電商出口大幅增長的背後,是蕪宣機場開通了多條國際貨運航線,打通了蕪湖出海新通道。同時也與海關創新監管手段、提升通關時效息息相關。」9月11日,蕪湖海關企業管理科科長孟祥告訴記者。面對跨境電商高頻次、碎片化通關需求與傳統逐級申報模式的效率瓶頸,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聯合蕪湖海關,創新推出跨境電商「全域直通」監管服務新模式,通過構建智慧物聯監管系統、再造通關流程、打造一體化數據平臺,實現跨境電商貨物「一次申報、數據共享、全程可控、快速驗放」,有效解決了內陸口岸通關效率低、成本高、協同難的核心問題。「以前貨車進出海關監管區,要卸掉貨物重新裝上海關監管車輛。現在為運輸車輛加裝集成北鬥定位的『智慧關鎖』,出口貨物不用換車,海關可全程對貨物狀態實時監控,車輛抵達監管場所自動感應解鎖,實現『運抵即卸貨』。此舉大大提高了通關效率。」孟祥說,蕪湖海關還推行「7×24小時」預約通關和提前申報預審,貨物抵港後根據風險判別直通查驗或放行通道,實現通關「零延時」。蕪湖市鳩江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運營主管程星星告訴記者,該監管中心安裝了電子關鎖系統,與蕪宣機場無縫連接,通過海關數位化平臺線上申報,大大提升了通關時效,「原來1萬單貨物通關需要三四個小時,現在20分鐘即可完成。」孟祥介紹,支撐高效運轉的是「江城通」跨境業務一體化平臺。該平臺整合海關、機場、港口等系統數據,統一歸集物流單證、車牌及電商訂單、支付、物流等核心信息,實現「一次申報、全域共享」。據測算,新模式已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約50%,壓縮通關時間3小時。(記者 範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