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PhocusWire報導,2024年全球航空公司輔營收入總額突破1480億美元創歷史紀錄,各航司通過拓展這些收入來源實現持續增長。
IdeaWorksCompany在其2025版《輔營收入年鑑》中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2024年,傳統航空公司面臨「客流量增加但票價降低的壓力」。然而,這些航司的旅客輔營收入也增長了5.3%,抵消了折扣票價帶來的損失。
該報告分析了2024年61家航空公司的輔營收入活動及業績。與2023年納入統計的58家航司相比,IdeaWorksCompany指出每名旅客的輔營收入增長2.5%,而其他所有收入下降3.8%。後者主要包括客運票價,同時也涵蓋貨運及向其他航司出售服務的收入。
有關數據顯示,低成本航空公司(LCC)正通過讓旅客從多項服務中自主選擇,明顯從輔營服務中獲利。
在按輔營收入佔總收入比例排名的航司榜單中,這些低成本航司位居前列。
邊疆航空以62%的輔收佔比位居榜首,2024年突破60%的輔收門檻。隨後分別是精神航空(58.7%)、墨西哥Volaris航空(55.3%)、微風航空(54%)和忠實航空(52.9%)。這五家航司的輔收佔比均較2023年有所提升,目前輔收均已超過客運票價收入。
威茲航空、Viva Aerobus航空、Volotea航空、易捷航空和Pegasus航空躋身前十,輔收比例從接近45%至34%不等。
圖:輔收在總收入中佔比最高的全球十大航空公司
報告作者、IdeaWorksCompany總裁Jay Sorensen表示:「進入前十榜單需要最大限度從行李費和選座費這兩個關鍵類別獲取大額現金流。這些航司專注於通過政策和費用限制較大尺寸的隨身行李。」
「表現最佳的航司還積極採用收益管理方法為選座服務定價,根據消費者需求情況增減費用。」
另一家低成本航司北歐大西洋航空也創下一項行業第一:其全年每名旅客的輔營收入超過100美元。
基礎經濟艙是去年輔收擴張的又一領域,傳統航司和低成本航司都在擁抱這一產品。
「『一分錢一分貨』對客戶和航空公司管理者來說都是至理名言,」Sorensen表示,「輔收運動提供的按需選擇鼓勵旅客升艙以獲得更舒適便捷的體驗。基礎經濟艙票價旨在模仿低成本航司。雖然這能快速提升收入,但也使傳統航司更接近低成本模式,這種蛻變並非沒有風險。」
此外,忠誠度計劃對低成本航司而言並非主要因素,即使他們也有常旅客計劃。這與傳統航司有所不同。
報告發現,美國五大航司——阿拉斯加航空、美國航空、達美航空、西南航空和美聯航——2024年忠誠度計劃收入約280億美元(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聯名信用卡實現的)。據IdeaWorksCompany估算,這相當於去年每名旅客貢獻35.4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