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運力 「急剎車」!馬士基 TP9 美西航線全年停航(跨太平洋物流鏈迎 「寒冬」 大考)-快遞搜
當 「Synergy Keelung 539E」 輪於 9 月 23 日駛離廈門港,馬士基旗下跨太平洋美西航線 TP9 正式進入 2025 年度剩餘時間的全面停航狀態。這條連接廈門、釜山至美國長灘港的周班航線,曾以 18 天左右的快捷航程成為華南地區輸美貨物的重要通道,如今卻成為航運業應對市場寒冬的 「風向標」。在馬士基之外,MSC、赫伯羅特等巨頭同步啟動多航線停航計劃,一場覆蓋美西、歐洲等核心航線的運力收縮行動正在上演,給第四季度跨境貿易蒙上陰影。 一、停航真相:需求坍塌與保價求生的必然選擇 TP9 航線的全年停航並非臨時調整,而是航運業在多重壓力下的戰略收縮,其背後是供需失衡與成本承壓的雙重困境。 1. 旺季 「缺席」 觸發需求危機 傳統意義上的 「金九銀十」 旺季在 2025 年徹底失效。受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影響,上半年大量輸美訂單提前透支,導致七至九月出貨量斷崖式下滑。數據顯示,廈門港作為 TP9 航線的核心始發港,其美西方向貨運量較去年同期下降 22%,石材、家電、衛浴等傳統優勢出口品類訂單縮減尤為明顯。當需求端的 「活水」 枯竭,TP9 航線的周班運營陷入 「空駛虧艙」 的惡性循環,停航成為止損的必然選擇。 2. 運價暴跌倒逼運力收縮 持續下探的海運價格成為壓垮航線的關鍵稻草。上海出口至美西基本港運價已從年初的 2300 美元 / FEU 跌至 850 美元 / FEU,跌破 1000 美元成本線的航線佔比超 40%。在貨代行業人士看來,船公司集體停航本質是 「保價操作」—— 通過主動削減運力,緩解供需失衡壓力,避免運價進一步崩盤。TP9 航線作為馬士基美西航線矩陣中的一員,其停航可減少約每周 6000TEU 的市場供給,與其他停航航線形成協同效應以穩定運價。 3. 運營調整的系統性布局 TP9 航線的停航亦是馬士基全球網絡優化的重要一步。早在 2022 年,馬士基就曾因溫哥華港鐵路擁堵、靠泊受限等問題,將 TP9 與 TP1 航線合併以提升穩定性。此次全面停航延續了其 「淘汰低效航線、聚焦核心通道」 的策略,馬士基在公告中明確表示,停航是 「服務網絡調整的一部分」,後續將通過其他航線的備用停靠彌補港口覆蓋缺口。這種 「精準砍線」 既減少了資源浪費,又為保留航線的盈利空間創造了條件。 二、連鎖衝擊:從港口到賣家的全鏈條震蕩 TP9 航線的退出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在跨境物流鏈條上引發多層級反應,華南地區企業與美西物流樞紐受影響最為直接。 1. 華南貨主遭遇 「通道擠壓」 TP9 航線的停航使廈門、福州、汕頭等地區企業失去重要的直航選項。以廈門周邊的石材出口商為例,此前通過 TP9 航線 18 天可直達長灘港,如今需轉道深圳港搭乘其他航線,不僅航程延長至 25 天以上,單箱物流成本還增加 300-500 美元。更嚴峻的是,剩餘航線的艙位競爭加劇,貨代報價已出現 10%-15% 的溢價,中小賣家因議價能力弱被迫承受成本上漲。 2. 美西港口樞紐功能弱化 長灘港作為 TP9 航線的終點港,將直接面臨貨運量流失。該港 2025 年第三季度吞吐量已同比下降 18%,TP9 航線的退出預計將使第四季度再降 8%。對依賴港口周轉的卡車運輸、倉儲等配套產業而言,貨量減少將導致設備閒置與人員冗餘,進一步放大港口運營壓力。與此同時,洛杉磯港等周邊港口雖承接部分轉移貨物,但也因堆場容量有限面臨新的擁堵風險。 3. 跨境電商供應鏈 「斷鏈」 風險 TP9 航線搭載的跨境電商包裹佔比約 35%,其停航直接影響終端履約時效。主營家居用品的跨境賣家反映,貨物從下單到美國消費者籤收的時間已從 30 天延長至 45 天,退貨率因時效問題上升 7%。更棘手的是,旺季備貨周期被打亂 —— 原本計劃通過 TP9 航線運輸的 「黑五」 促銷貨物,需緊急更換物流渠道,部分賣家因趕不上補貨節點被迫縮減促銷規模。 三、破局之道:企業與行業的應對之策 面對停航潮帶來的衝擊,跨境企業需主動調整策略,在渠道、庫存與成本控制上尋找突破口。 1. 渠道多元化:跳出單一航線依賴 貨主企業應加速構建 「主備結合」 的物流矩陣:一方面可轉向馬士基保留的 TP8、TP11 等核心航線,或選擇中遠海運、達飛海運的美西直航服務,通過對比報價鎖定性價比方案;另一方面可嘗試 「海運 + 鐵路」 多式聯運,經加拿大魯珀特王子港中轉至美國內陸,雖時效略有延長但成本可降低 12%。與優質貨代合作尤為關鍵,頭部貨代可通過包艙資源獲得更穩定的艙位保障,規避零散訂艙的不確定性。 2. 庫存前置:化解時效延誤風險 跨境電商賣家需重構庫存布局,將部分貨物提前調撥至美西海外倉。數據顯示,採用 「海外倉前置」 模式的賣家,在航線停航期間訂單履約率仍保持 92%,遠高於直郵模式的 65%。建議優先將 3C 產品、節日禮品等時效敏感型貨物布局至長灘、洛杉磯周邊倉庫,通過本地派送縮短末端時效,同時預留 20% 以上的安全庫存應對物流波動。 3. 行業協同:推動供需動態平衡 航運企業與貨主的深度協同將成為應對市場波動的關鍵。船公司可通過 「長約合同 + 彈性艙位」 模式,為穩定出貨的企業提供運價保障;貨主則可通過提前鎖艙、集中出貨等方式,幫助船公司提升艙位利用率。此外,行業協會應建立運價與需求監測機制,及時發布市場預警信息,避免企業因信息不對稱導致決策失誤。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