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船東:最多賠11億,印度:770億!-快遞搜
據外媒的報導顯示,沉沒的貨櫃船「MSC ELSA 3」號船東稱,他們對5月25日發生在喀拉拉邦海岸的這起事故所承擔的經濟責任上限為132億盧比(約合11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與喀拉拉邦政府提出的9531億盧比(約合770億元人民幣)的賠償要求形成了鮮明對比。 根據高等法院的指令,一份公告在喀拉拉邦的兩家主流日報上發布,呼籲所有潛在的索賠人——包括貨物所有人和當地漁民——在2025年9月18日之前提交索賠,該日期與下一次法庭聽證會日期一致。 船東們正試圖依據特別提款權(SDR)的國際儲備貨幣設立約132億盧比的限制賠償基金。他們援引了1958年印度《商船法》第352A條,該條款與《國際海上運輸賠償責任限制公約》(LLMC)所規定的全球標準相一致。如果獲得批准,這將把所有索賠限制在該基金範圍內,同時保護公司資產免遭扣押。 在法律行動中,地中海航運公司(MSC)已尋求一項永久禁令,以阻止因此次事件而對其船隻進行任何扣押或查封。專家認為,雖然這可能有助於該公司在全球範圍內保持運營的連續性,但可能會大幅減少受影響方所能獲得的賠償。 喀拉拉邦政府強烈反對這一限制策略,稱該事件造成了廣泛的生態破壞以及當地漁業社區的長期經濟損失。官員們堅稱,他們提出的巨額賠償要求是合理的,依據包括「汙染者付費」原則、憲法中有關生命和環境保護的權利,以及印度在諸如《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汙染公約》等國際協議下的義務。 海事律師哈裡什·瓦蘇德萬指出,在此次事件中,地中海航運公司在安全規程方面存在疏漏,包括危險貨物裝卸問題以及在披露貨物運輸關鍵信息方面存在延誤,這些都表明該公司存在疏忽。他指出,根據印度2017年《海事法》,如果能證明存在疏忽,法院有可能推翻《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公約》的保護。 5月25日,貨櫃船「MSC ELSA 3」號在科欽附近運輸數百個貨櫃時沉沒。其中載有危險貨物,導致大量石油洩漏和汙染,從阿拉普扎到特裡凡得琅的海灘均受到影響。 據報導,此次事故造成了廣泛的破壞,包括毀壞的捕魚設備,致使許多家庭陷入經濟困境——一些甚至因持續影響而不得不典當貴重物品或徹底放棄捕魚。 漁民們對這場災難造成的持續幹擾感到沮喪,同時由於國際法框架傾向於保護企業而非受環境災難影響的個人,他們覺得自己被剝奪了獲得公正的機會。 來自印度綠色和平組織的阿姆魯塔(S.N. Amruta)譴責了所謂的「企業疏忽」,即MSC在事故發生後的清理工作中對長期環境損害造成的後果視而不見,反而呼籲建立先例,防止汙染者通過法律漏洞逃避責任。 阿基茲·法魯克(Aakiz Farooq)進一步將洩漏到海洋生態系統中的塑料顆粒描述為「慢暴力」,警告稱它們對世代構成威脅,會滲入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的曼納爾灣生物圈保護區內的紅樹林或海草床這樣的重要棲息地。 針對這些指控,該公司駐喀拉拉邦的負責人雅各布·喬治表示,這是一起意外事故,並強調在船隻沉沒後立即與當地有關部門展開了合作。截至目前,已從科欽至拉梅斯瓦拉姆的沿海地區收集了超過一千噸的殘骸,這期間得到了日薪工人的協助。 他指出,關於賠償的決定最終取決於司法裁決,公司將相應尊重這一裁決。然而,近期漁民在海上舉行抗議活動,懸掛橫幅質疑當地因沉船事故所造成後果的責任歸屬,公眾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 快遞搜編譯整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访问:4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