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金華建強陸港樞紐打造高能級開放強市-快遞搜
地處「浙江之心」,金華堅決扛起省委、省政府賦予的建設高能級開放強省「主樞紐」定位,錨定「國際一流、全國領先」目標,加快建設核心競爭力強、基礎支撐力強、集聚帶動力強、開放融通力強的國際陸港樞紐,為高能級開放強省建設添能助力。 建強平臺 提升樞紐地位 9月4日,金華市正式公布《金華國際陸港樞紐專項規劃(2024—2035年)》,目標打造「國際一流、全國領先」的國家樞紐經濟區。《規劃》提出以「一軸兩核四組團多節點」為框架,搭建鐵海空公一體的國際國內物流大通道,全面提升金華在雙循環格局中的樞紐地位。 提升樞紐地位,關鍵在建強樞紐平臺。2025年1月,金華(義烏)獲批成為全國14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之一。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金華市全面落實中歐班列「一個品牌、一個平臺、一套機制」,統籌推進大規模「硬建設」和高水平「軟建設」,著力提升「集結、集散、集聚、集成」功能,推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快建快落快用。 華東國際聯運港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項目是中歐班列增點擴線的核心項目,用地面積約3438畝,總投資106億元,包括楊梅塘鐵路貨運中心配套設施、港務區樞紐集疏運道路建設工程、涉鐵節點等13個子項目。 「目前共有500多名工人、100多臺機械車輛分散在各個工地,全力以赴搶抓施工進度。」華東國際聯運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蘇佔躍說,未來這裡將與金華南貨場整合為華東最大鐵路貨站,年運力達6000列,成為聯通歐亞的黃金通道。 與熱火朝天的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項目工程相呼應,蘭溪港鐵公水多式聯運樞紐項目也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中。該項目是浙江省「千項萬億」「交通強省」項目,也是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的重要項目之一,於2024年開工,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鐵路專用線工程和方村作業區碼頭工程兩部分。項目建成投用後,將構建以水運為基礎支撐,鐵路、公路貨運體系高效銜接的現代化綜合多式聯運樞紐港,進一步提升浙中腹地綜合運輸能力,促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 2025年以來,金華市縣聯動謀劃推進重大項目157個,推動國際陸港樞紐全面成勢。國際陸港樞紐支撐項目方面,金華國際陸港牽引性工程——金華鐵路樞紐擴容改造工程已完成形象進度33.5%,義烏(蘇溪)國際樞紐港一期工程(義烏蘇溪貨櫃辦理站)已建成投用,基本實現每日發運3到4對列車;義龍慶高速金華段計劃9月底開工建設,金溫貨線電氣化改造項目已編制完成可研和各項專題研究;中歐班列義烏國際冷鏈物流中心項目完成形象進度31.78%,穩步推進中哈、中俄、中越等「兩國雙園」項目合作,投用華東國際聯運港智慧物流園。 更大的平臺承接更大的市場。在「世界超市」義烏,國際商貿城五區以東,義烏第六代市場核心標誌項目——全球數貿中心建設正如火如荼。該項目涵蓋市場、商務寫字樓、商業街區、公寓和數字大腦五大功能板塊,市場板塊預計2025年10月開業。 「新市場將在義烏市場優存量、擴增量、提質量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球數貿中心聚焦新行業,主要面向全國產業基地、異地市場,預計增量市場經營主體佔比80%左右。 擴大開放 增強輻射能力 亞塞拜然當地時間9月9日,一列滿載100標箱浙江製造的五金工具、日用百貨、染色布、電器元件等貨物的中歐班列(中國·義烏—亞塞拜然·巴庫)跨越山海,緩緩駛入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的阿普歇倫車站。 2025年是浙江中歐班列(義新歐)跨裏海國際運輸走廊班列開通5周年。5年來,跨裏海班列保持著每周1列以上常態化運營,截至目前已累計開行237列,運送貨物19470標箱,貨值達6.52億美元,為推動中國與中亞、歐洲的貿易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金華(義烏)是浙江中歐班列始發地。近年來,金華市不斷推進「增網拓點」行動,通過設立集散中心、物流分撥點、海外倉,參與跨「兩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組建境外運營平臺公司,建立共建共享海外倉機制,推動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升級。 截至目前,浙江中歐班列(義新歐)建成境外物流分撥中心5個,運營線路達26條,輻射歐亞大陸50多個國家160多個城市,達境外站點100個以上,歐亞大陸物流服務網絡越織越密,線條覆蓋面居全國前列。 一條條順暢通道,一個個物流站點,讓貨物流動更高效。金華市深入推進「班列+多式聯運」,深化陸港、海港(寧波港)、空港、數貿港「四港」聯動,推動金華(義烏)鐵路場站與公路、水路、航空聯動發展,著力打造「公鐵水空」多式聯運國際物流樞紐,持續增強輻射能力。 內貿班列進一步拓展集貨腹地。常態開行長三角高鐵快運班列、長三角與珠三角鐵路快捷物流班列,加強與京津冀、粵港澳、成渝都市區、西部陸海型通道等樞紐區域合作,連結經營主體,推動「以價換量,量價齊增」。目前,金華市班列貨源覆蓋國內15個省市,布局省內外網點超20個,發展貨運代理30餘家。 海鐵聯運拓寬東向出海通道。優化「4點3向8線」海鐵聯運布局,聯通寧波舟山港、上海港及溫州港,推動全市海鐵聯運站點從單點向多點、省內向省外拓展,不斷提升物流服務能力。據統計,2022年以來,寧波、金華兩市完成海鐵聯運量近400萬標箱,金華—寧波海鐵聯運專列貨運量佔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量比重近20%。 內河航運打通向北通道。打造錢塘江、金華江Y型千噸級航道主骨架,不斷加快蘭溪女埠作業區、婺城乾西作業區建設,加快構建「一港六區、多點聯動」現代化內河港口體系。目前,金華市在新開闢3條港口航線的基礎上,不斷加密「金華—乍浦」「金華—太倉」等班輪運輸頻次。 如今,金華已形成「東聯西進北上南出」開放格局:向西依陸出境,通過浙江中歐班列(義新歐)聯通「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依港出海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向北,貨物經鐵路到蒙古和俄羅斯;向南,走海上絲綢之路從東南亞經印度到非洲。 創新模式 增添發展動能 在加快推進大規模「硬建設」的同時,金華通過陸路啟運港退稅政策擴面提升、物權化改革、落地「先查驗後裝運」集拼倉監管模式、「數智監管」全程可溯等制度創新,持續推進高水平「軟建設」,助力打造服務最優、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國際陸港樞紐。 5月18日,義烏至杜拜出口貨物「鐵海快線+中東快航」「雙快」物流模式首發。該模式突破傳統物流企業單一運輸服務功能局限,創新「分段雙清+全鏈條服務」功能,構建「義烏集貨+寧波出運+杜拜分撥」的高效物流服務樞紐網絡,運輸時效縮短5天,物流成本降低18%。 作為一個不沿海不臨邊的設區市,金華著力打造寧波舟山港金義「第六港區」,全面落地船務、關務、港務、信息和管理一體化發展,實現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以6月份啟用的蘇溪貨櫃辦理站為例,該辦理站將海港功能前置到內陸的鐵路場站,進入該站相當於進入寧波舟山港。這樣一來,企業通關時間將在預放行、預配載等口岸手續同步辦理下大幅縮短50%,高效銜接國際船期。 「這些便利化的舉措,讓企業享受到了家門口就是出海口的便利。」義烏越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巫勝君表示,貨物出口物流效率提升10%左右,每個貨櫃物流費用降低200元到300元。 自2023年被列入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城市後,金華全力推動試點政策落地、擴面。試點前,出口企業需將貨物運輸到出境口岸,並辦結海關手續,才能向稅務部門申請退稅。試點後,出口貨物在華東國際聯運港、義烏國際陸港鐵路場站完成出口申報並放行,企業憑啟運港出口貨物報關單電子信息,即可向稅務部門辦理退稅手續。 聚焦降本增效,金華市創新落地「先查驗後裝運」集拼倉監管模式,實現「一櫃多票」組合申報、「數智監管」全程可溯,物流效率提升25%;創新探索多式聯運「一單制」,推出「一次委託、一口報價、一單到底、一票結算」的全程物流模式(CCA模式),實現出口貨物「一次保險、全程責任」;深化國家物流數據開放互聯試點,推動中歐、海鐵班列數據與省「四港聯動」雲平臺信息共享,通關效率提升20%以上。 作為外貿大市,金華把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作為「穩拓調優」的重要抓手,目前共複製推廣251項國家改革試點經驗,湧現106個全國或全省的「首單」「首例」「首家」,3項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9項成果在全省複製推廣,38項成果入選省級最佳制度創新案例。 隨著一系列政策落地,改革紅利持續釋放,金華市國際陸港高質量發展能級進一步躍升。2025年上半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599.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8%;其中出口2385.0億元,增長15.9%;進口214.8億元,增長128.5%。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