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5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累計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8月單月進出口3.87萬億元,同比增速與前8個月持平,出口與進口已連續3個月實現雙增長。在複雜嚴峻的外部形勢下,外貿持續平穩增長,外貿韌性進一步顯現,充分彰顯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活力持續迸發的良好勢頭。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給世界各國帶來新機遇,同時,中國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不斷以高質量供給適配國際市場需求,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數據顯示,前8個月,中國對東協、歐盟、非洲等主要貿易夥伴的進出口均實現增長,特別是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增長5.4%,佔進出口總值比例提升至51.7%,成為拉動中國外貿增長的主要引擎。這種多元化的對外貿易格局,日益成為推動中國外貿持續平穩增長的重要支撐,有助於降低對單一貿易夥伴的依存度,有效緩解外部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帶來的衝擊,增強中國外貿的抗風險能力。
中國外貿量增質升釋放外貿發展新動能。前8個月,中國外貿延續平穩增長態勢,這其中不僅體現為外貿規模的穩步擴大,更表現為外貿結構的持續優化。從出口產品結構看,高端製造品類表現搶眼。前8個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9.2%,佔出口總值的60.2%,繼續發揮出口「壓艙石」作用,以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出口快速增長,智能家居、工業機器人、船舶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增速同樣保持高位。這表明,中國企業正以不斷提升的競爭力和創新力贏得全球市場的青睞,高性價比的「中國製造」持續滿足各國差異化產品需求。中國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有力地維護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也促進「中國製造」穩步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從外貿結構看,民營企業的貢獻度穩步提升。今年前7個月,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達到65.4萬家,其中近九成是民營企業。前8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同比增長7.4%,佔全國外貿總值比重提升至57.1%,較去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中國進出口規模前500位的企業中,民營企業有219家,高技術產品進出口中,民營企業佔比近一半。這表明,民營企業能較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敏銳捕捉多變的市場機會,快速響應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是外貿企業中名副其實的「生力軍」,最能展現中國外貿強勁的韌性和活力。
外貿也是推動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中國貨物和服務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1.2%,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貢獻率居第二位。進口增加,反映了內需改善,出口擴大,體現了中國製造競爭力持續增強,外貿表現良好將成為拉動整體經濟增長的動力,為三季度乃至全年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面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帶來的衝擊,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和韌性,將超大規模市場與「中國製造」緊密聯結,以新質生產力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是中國持續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最大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