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海陸空無縫銜接,上海跨境物流鏈速度不斷刷新-快遞搜
海陸空無縫銜接 上海速度不斷刷新
高效的跨境物流鏈背後,是持續推進的制度創新
手機上下單的海外商品為何能當日完成清關?中國企業處理跨境結算為何如此從容高效?這背後,是上海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貿易便利化的生動實踐。昨天,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走進上海兩大國際樞紐,探尋貨物進出口高效背後的故事。
「聯動接卸」破除痛點
在洋山深水港碼頭,橙黃色的自動導引車穿梭不息,巨型橋吊有條不紊地裝卸著貨櫃。
作為跨境貿易的主力通道,海運展現出強勁動能。這個年吞吐量達2600萬標箱的超級港口,正以驚人的運轉速度參與到全球貿易的鏈條中。
「今年1到8月,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已突破3500萬標箱,繼續穩居全球第一。」洋山海關物流監控四科副科長吳坤飛介紹,「特別是5到8月跨境電商旺季期間,洋山港區處理的跨境電商貨櫃量達到12.8萬標箱,同比增長27%。」
針對傳統海運通關中存在的「重複查驗、轉關繁瑣」等痛點,上海創新推出「聯動接卸」模式——將洋山港與周邊港口視為整體作業區,實現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自2021年實施該模式以來,出口貨櫃每箱可節省成本400元,進口每箱節省200元,顯著降低了企業跨境物流的綜合成本。
開放紅利釋放航空潛力
如果說洋山港是「海上起點」,那麼浦東機場則是「空中班車」。兩地通過海運配合「卡車航班」,無縫銜接地構建起物流網絡。
所謂「卡車航班」,是指飛機轉卡車的運輸模式。在浦東機場西區公共貨運站,記者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貨物正在快速中轉。工作人員介紹,上海海關已打造覆蓋全國26個國際機場的監管體系,目前有42家國內外航司在此運營,日均處理貨物超300噸。
更令人驚嘆的是蘇州「前置貨站」項目。通過打通蘇州貨站—上海機艙直通通道,貨物在蘇州就能完成安檢和海關查驗,到浦東機場後可直接裝機,較常規模式節約時間12至24小時。
2025年6月以來,浦東機場國際中轉貨運量連續3個月創歷史新高。前8個月監管國際中轉貨物1.7萬噸,同比增長153%。
在這條高效的跨境物流鏈背後,是上海持續推進的制度創新。自貿試驗區建設、跨境電商綜試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一系列改革舉措,讓中國速度不斷刷新紀錄。
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口岸進出口貨物總額達11.07萬億元,相較2020年規模增長26.5%。「十四五」以來,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2.81萬億美元,超額完成「十四五」2.5萬億美元的目標。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牛益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