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飛集團近日表示,公司已全面做好準備,應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將於10月14日起正式實施的對中國建造船舶徵收港口費政策。今年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了對中國建造船隻徵收港口費的具體細節。儘管力度較最初提議對中國建造的船隻靠港按次徵收高達數百萬美元有所縮減,但業內人士認為新規對中國船東具有更強的針對性。USTR給予業界180天過渡期,並將在未來三年分階段推行。根據最終公布的規則,凡為中國船東所有或由中國船舶經營人運營的船舶,港口費將按每淨噸50美元起徵,至2028年4月逐步升至140美元。對於非中國籍經營人但使用中國建造船舶的運營方,收費相對較低,每淨噸18美元起,或按每個貨櫃120美元起,兩者擇高計算,未來將分別上調至33美元和250美元。(具體細節詳見《對中國建造船隻徵收港口費具體細節公布!》)達飛集團在聲明中指出:「在過去的180天過渡期內,公司已採取必要措施,制定了穩健而靈活的應對方案。通過對船隊與運營進行前置調整,我們預計在10月14日之後,依然能夠保持對所有既定美國港口的航線覆蓋,並儘可能降低新規所帶來的影響。」受此調整影響,達飛集團明確表示,目前不會對運往美國的貨物收取與USTR新規相關的附加費。達飛集團是海洋聯盟成員之一,其他聯盟成員分別為中遠海運、長榮海運及東方海外。據滙豐環球投研本周的測算,若按現有跨太平洋及跨大西洋航線船隊部署,至2026年,中遠海運及東方海外所承受的額外成本衝擊可能高達15億美元。資料來源:海運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