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高德攻入美團腹地電商「三國殺」加碼-快遞搜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巨頭在本地生活的戰火愈加濃烈。淘寶閃購在「到家」市場攻城略地之時,阿里又派出高德「到店」侵入美團腹地。 9月10日一早,沸沸揚揚的市場傳聞局部性落定,高德宣布上線「掃街榜」,覆蓋美食、景點、酒店,著力強調榜單真實性,直接對標美團的大眾點評。幾乎同一時間,大眾點評立刻回敬:「重啟」品質外賣服務。 今年以來,阿里、美團和京東在外賣、酒旅、團購上數度拼起刺刀,不管到家還是到店,讓一度沉寂的本地生活異常熱鬧,也讓它們過往數年的恩怨情仇重新燃起。這場關於金錢、效率、服務體驗的多維戰役顯然不會輕易停止。
針尖對麥芒 在全面AI化後,高德又把團購業務重新撿起來了。目前,用戶在高德地圖點入「美食」頻道後,平臺會自動推送定位附近的餐飲門店,並呈現一系列榜單列表,包括「掃街榜」「狀元榜」「熱門打卡」等,類目涵蓋美食、景點、酒店等。毋庸置疑,「掃街榜」要挑戰的是大眾點評的「必吃榜」。 高德掃街榜產品經理李剛表示,「掃街榜」是10億人用腳投票的真實榜單,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有160萬線下生活服務商家上榜,包括87萬家餐廳、23萬家酒店和近5萬個景區。 有意思的是,當高德推出「掃街榜」後,美團也於9月10日宣布,大眾點評「重啟」品質外賣服務,將通過B端自研大模型,結合海量真實評價數據分析用戶需求,進一步剔除非真實點評數據,以「AI+真實高分」為用戶提供可靠決策。 美團表示,截至9月10日,全國超1400家2025「必吃榜」上榜餐廳、近30家2025「黑珍珠」上榜餐廳以及近1500家高星酒店餐廳均已入駐大眾點評「品質外賣」頻道。 與此同時,阿里與美團同步開啟補貼模式。高德將發放超10億元補貼鼓勵用戶到店消費,在商家側每天扶持5000萬流量曝光,投入3000萬元激勵發掘匠心小店。而美團為了穩住大眾點評流量,「品質外賣」頻道將同步發放2500萬張不同種類的大額消費券。 實際上,兩家平臺表面上是在較勁榜單,其核心目的是對到店市場的爭奪。榜單作為幫助用戶篩選、鞏固消費信任的工具,最終服務於商家到店團購的商業轉化,以及平臺服務質量的心智沉澱。 相比外賣這項苦業務,到店業務是一項「肥差」,免除即時配送的複雜履約成本,平臺以可觀的用戶流量吸引商家入駐,後者上架自己的團購商品,將線上流量導流入線下場景,平臺賺取商家佣金和投流費。一位經營火鍋的商家李銘(化名)向北京商報記者提及,美團到店的佣金為6%,抖音的佣金為2.5%。 李銘進一步指出,如今平臺上的商家競爭非常激烈,同行都在投流來爭取搜索的權重,結果自己投入高昂流量費後反而沒有明顯效果。不僅如此,部分平臺裡的部分好評榜花了錢就能上。 「近年來不少平臺都推出了類似的榜單,無論是對於消費者、商家還是平臺而言,榜單能否體現出本身價值的關鍵還是在於其實用性和定位。對於高德地圖而言,背靠阿里系,豐富的資源是其優勢所在。」小吊梨湯品牌官劉正認為,如果高德掃街榜能夠區別於其他榜單,結合自身定位融入更多創意性和娛樂性的內容,其差異化優勢將不容小覷。 而從消費端的反映看來,部分消費者對高德的「掃街榜」有著不少期待,但也有消費者提出了是否會涉及隱私的擔憂。另外,還有消費者提到了可能影響榜單真實性的情況,例如本地人去老館子一般不需要導航,以及特殊日期會有不少數據指向承接婚宴的餐廳,但這可能並非消費者真正認同的餐廳。不僅如此,高德如何構建用戶在真實消費點評上的激勵體系,也是一大挑戰。 老樹新芽可行性 或是為了在行業形成差異化心智,高德十分強調「掃街榜」的真實性。據李剛介紹,掃街榜的榜單評分主要由兩部分數據構成:行為+信用,結合用戶導航、搜索、到店的行為和芝麻信用評分,利用AI能力提升識別和過濾虛假信息。 不僅如此,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進入掃街榜的餐飲品牌不會是大牌連鎖以及西式、日式等餐廳,而是偏向經濟實惠、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習慣的門店。 基於地圖導航功能和出行數據,高德在到店領域確實具備場景的適配性。一方面,平臺每天產生1.2億次生活服務相關搜索,有可觀的用戶活躍。另一方面,高德也能沉澱用戶的目的地偏好,根據日均1300萬個生活服務目的地的數據來總結出熱門地點。以餐飲來說,目前,高德地圖已覆蓋全國超700萬個餐廳點位。 因此,早在2015年時,阿里便看重了高德和本地生活平臺口碑的資源協同可能性,前者負責場景入口與用戶觸達,後者提供本地商戶資源與團購服務,可打造「導航+到店消費」的閉環。彼時,時任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的俞永福兼任高德總裁,推動高德從「工具型App」向「平臺型服務」轉型。 到了2020年,高德向本地生活加速滲透,接入口碑、餓了麼資源,串聯團購、外賣等場景。三年後,高德合併口碑,團購業務進一步加碼,覆蓋餐飲、休閒娛樂等品類。彼時,高德地圖上產生的導航請求日均超過1億次。通過「順路推薦」「場景觸發」來精準導流,例如用戶導航至商場時,自動推送周邊餐飲的團購套餐。 「高德藉助地圖、數據和用戶資源,能向用戶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選擇建議,這種引導可以逐步滲透進到店業務,讓高德從單純的工具屬性升級為內容社區和交易平臺的模式,增強高德的營收和盈利能力。」百聯諮詢創始人、零售電商行業專家莊帥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 高德的團購重新支稜起來,也是基於阿里當前頗為倚重淘寶閃購帶來的增量環境。今年二季度,阿里即時零售業務收入為147.78億元,同比增長12%。如果說淘寶閃購是「到家」場景的排頭兵,升級的飛豬是「住行」維度的補位,那高德則承擔了「出行」至「到店」的引流,由此形成跨場景閉環。 「目前來看,高德此舉對美團會有一定的衝擊,畢竟地圖和導航數據是大眾點評缺失的。」莊帥還進一步指出,高德後續還能與淘寶閃購的外賣及即時零售、電商業務形成協同效應,建立更強的全生態全業務模式的競爭優勢。 挑戰榜單公信力 對於商家來說,平臺推出榜單後能否為門店帶來明顯的流量,強化品牌聲譽,才是其入駐高德的推動力。 「希望高德的榜單能為商戶提供數位化經營指導。」方磚廠69號炸醬麵品牌總監蔣盼盼表示,希望平臺能給予線上流量扶持,同時提供針對性的經營反饋與指導,幫助商戶更清晰地理解市場趨勢和消費者需求,進而優化經營策略,提升運營效率。 蔣盼盼向北京商報記者提及,平臺提供更精細的消費者畫像、品類趨勢等數據洞察,能讓商戶精準把握目標客群需求,實現精準運營,提升服務與產品的匹配度。同時,建議平臺針對不同線級城市商戶的特點,提供更具針對性的運營策略指導和營銷工具培訓,幫助下沉市場商戶更好地適應本地消費環境,挖掘市場潛力。 「在評價體系上,可將『復購率』『本地老客佔比』等指標納入掃街榜評價體系。」蔣盼盼認為,這些指標能更綜合地反映商戶的長期品質與本地認可度,讓評價結果更全面、客觀,進一步提升榜單的公信力。 一位登上高德掃街榜的商戶提及,高德「掃街榜」的受眾更偏向有導航需求的消費者,而榜單的權威性取決於大量的真實數據,因此高德的榜單仍然需要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評定體系具有說服力且消費端會持續使用很重要。 浙大城市學院副教授、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認為,榜單在保證真實性方面並不簡單,用戶行為數據雖能反映真實意圖,但仍可能存在漏洞,引入識別虛假信息的AI也可能存在誤判或漏判的情況,還需依賴持續的技術優化和用戶信任的積累。 「高德『掃街榜』可以通過多維度交叉驗證用戶行為來減少虛假行為的影響。同時,高德地圖可以嘗試將信用體系與更多真實消費行為綁定,利用大數據和用戶反饋不斷優化AI模型,提高識別虛假信息的準確率,同時引入人工審核機製作為補充。」林先平說道。 刺向美團的「心臟」 不過,要想挑戰本地生活王者美團並不容易。雖然高德地圖已經逐步成長為億級用戶活躍的平臺,但歷經數年在本地生活的探索後,依舊很難撼動美團的到店和外賣業務。無論是用戶認知建設還是商家生態豐富度和運營上,美團紮根的功力十分深厚。 一位即時配送平臺的從業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他表示,餓了麼多年難以超越美團,是因為美團把線下店鋪的運營做得很精細化。「具體到一個城市的商場,美團會有多位駐店員工與該商場的所有門店商家進行對接,向商家詳細指導如何使用美團點單工具等。」該從業者認為,形成這樣的差異性,主要因為本地生活是美團的根基,但阿里的盤子很大,餓了麼、飛豬等業務只是一小部分。 然而,今年3月京東正式衝鋒外賣後,曾經的固有格局開始鬆動。為騎手交社保、為商家免傭、打造品質外賣心智,多種措施讓京東在3個月內就將日均外賣訂單量衝上2500萬。不僅如此,外賣能帶動40%的電商主站銷售也讓業內難以小覷。雖然對於美團、阿里而言,日訂單量衝上1億單並不是難事,美團也針對京東的進攻做出防禦,增加商家扶持和「明廚亮灶」標識,但此舉讓阿里看到了以外賣為切入口,帶動主站打開率和更多消費的可能性。當拼多多、抖音、美團從各維度侵蝕業務,阿里必須設法扭轉被動局面。 於是,觀望兩個月後,阿里接棒京東率兵而起,將美團的「閃購」名稱換為自己的標籤——淘寶閃購。緊接著,餓了麼、飛豬權重提升,納入中國電商事業群,向阿里巴巴中國電商事業群CEO蔣凡匯報。大量的資金、人力和營銷開始砸向淘寶閃購,廣告密集出現在城市的地鐵站、公交站和小區電梯裡。到了8月,淘寶閃購日訂單峰值達1.2億單,月度交易買家數達3億。 「美團不太在意京東,但阿里大舉進攻,在外賣和酒旅上步步緊逼,確實對美團造成了一定壓力。」一位接近美團的知情人士對此坦言稱。 在存量競爭環境下,電商巨頭紛紛拔劍刺向對方腹地,阿里、美團和京東拋出百億資金在本地生活纏鬥,三者相互牽制:阿里財大氣粗,重拾邊緣業務,舉全生態之力狙擊美團;京東小步快跑,在供應鏈提效上想辦法起量,京東創始人劉強東重新活躍臺前;美團發狠還擊,強化品質外賣心智,以1.5億單的即時零售日訂單量紀錄強調王者地位。 電商巨頭短兵相接,百萬騎手大軍疾馳在大街小巷,奶茶店的訂單像雪花一樣噴湧。當然,三大巨頭也因激烈爭奪戰付出了代價,京東、美團和阿里的利潤均在二季度出現明顯下滑。 歷史級別的競合 「這場戰爭覆蓋的範圍和業務線,已經是歷史級別的。」一位長期觀察科技巨頭競爭的從業人士感慨。 2010年前後的「千團大戰」和2015年前後的「外賣大戰」,是本地生活企業從零到100、1000,再快速淘汰到個位數的草莽時代,除了熱錢湧入和巨頭版圖的影響,也受到整個網際網路從電腦向移動網際網路的遷移的影響。那時候大廠不少,創業企業更多,外部競爭不利和自身轉型乏力的因素「五五開」。 而2025年熟悉但更加濃烈的味道,成了巨頭的專屬,主觀驅動的意圖極為明顯。 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巨頭抵禦競爭是常態需要,布局本地生活加強業務優勢,有助於夯實自己的護城河。 「中國網際網路走到今天,在流量方面。用戶增量已經見頂,這是一個巨大的現實。」張毅認為,高頻的本地生活服務,吸引用戶增加平臺停留時間和消費頻率,從而引導用戶在其他低頻但高毛利的業務上構成生態閉環。 競爭的躁動不只在京東、美團、阿里自身板塊之間,在跨平臺、跨企業之間也有縱橫捭闔。2024年底,有用戶發現,抖音本地生活開始測試接入高德地圖。在高德地圖中,當用戶搜索特定店鋪時,頁面會展示與之相關的抖音團購連結,點擊連結,用戶能夠直接跳轉至抖音App完成交易流程。同時,高德會及時同步訂單數據。 儘管沒有大尺度捲入即時零售「三國殺」,但抖音不是本地生活戰場的看客。張毅表示,2018年開始布局之後,抖音本地生活業務已經完成質的躍升,2024年撬動了6000億元的交易目標。 合作不掩蓋擴張的野心,野心也不阻擋合作的姿態。同樣的戲碼發生在快手身上,2024年7月,試水三年後,快手與美團「續籤」戰略合作全面升級。未來三年空間範圍將擴大至全國「百城萬店」;一年後,快手本地生活在「團購」頁面上線獨立「外賣」入口。用戶點擊後跳轉至第三方小程序完成點單與配送,商品以合作共建的優質餐飲為主,平臺自身不涉足騎手與倉儲。 目前,快手「外賣」入口中的商品,絕大多數直接接入美團供應鏈,但也逐步開放了部分本地生活商家的自主參與權限。 當下主要是京東、美團和阿里在具體業務上的針鋒相對,而歷史上風口級別的賽道,通常會捲入更多資本、更多力量。張毅認為,其他企業如抖音、騰訊、快手等加快該領域布局,或者與現有高度競爭的三家企業開展進一步合作,是必然的趨勢。 變數在「承諾」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飽和競爭之下,平臺之間的「承諾」往往是互文且雷同的。 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表示,高德地圖對標大眾點評,跟淘寶閃購打配合戰,本質上是阿里內部的一次協同;同樣,大眾點評「重啟」品質外賣服務,也是與美團App打配合,進一步搶佔即時零售和外賣的用戶心智和市場份額。 依據當事企業的說辭,用戶並不容易分辨高下,更多時候,變數在「承諾」之外。 王超指出,高德承諾這個業務永不商業化,就是告知用戶,想在線下深耕,不急於一時變現。但實際上,網際網路公司包括多家巨頭在內,在歷史上多次「自我打臉」,許多承諾永不收費的服務,要麼最後食言開始收費,要麼就隨著時代的演進湮滅。 在入口上搖擺是另一個不確定因素。阿里曾經在口碑、支付寶App、餓了麼等平臺之間左右互搏,口碑重啟、廢棄、又重啟、又廢棄…… 網際網路公司普遍年輕,穩固的管理層更是可遇不可求。高管層的更迭、喜好不同、能力不同,容易變成戰略定力問題。 「又一輪的電商周期來臨,沉寂數年的市場,有了新的希望。」王超和張毅持有相似的市場預期,目前消費者享受了前所未有的競爭紅利,但當事企業會不會信守「承諾」,市場是存疑的。 在大的政策背景上,平臺經濟常態化監管深入人心。即便三家企業外賣大戰期間,監管部門針對惡性補貼、惡意競爭做出指導,不會對正常商業競爭加以幹涉。商業周期和監管健全的情況下,即便沒有上一輪資本熱錢提供彈藥,巨頭級別公司的儲備,足夠打一場又一場的大戰。 王超說,阿里全軍出擊狀況下,高德作為一個日活過億的戰略核武器,參與戰鬥,是意料之中,效果如何,在承諾之外。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