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針對中國船舶港口費,達飛最新回應-快遞搜
在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行業主導地位」進行長達一年的301調查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於4月17日宣布,自2025年10月14日起,美國將開始對中國船東和運營商、對中國建造的船舶徵收費用。該費用將分三年逐步實施並逐步提高,號稱將解決中國主導海運、物流和造船業的「不合理行為、政策和做法」。 為應對美國針對中國的港口費政策,法國航運巨頭達飛海運(CMA CGM)於9月10日發布公告稱,達飛海運已做好充分準備,在USTR公告後的180天寬限期內,已採取必要措施實施適應性應急計劃,目前不考慮對運往美國的貨物徵收任何與USTR相關的附加費。 公告指出,得益於在10月14日前實施的船隊及運營調整方案,達飛海運目前預計既能維持對所有美國定期港口的服務覆蓋,又能最大限度減輕即將實施的USTR港口費政策對公司的影響。 達飛海運在公告中明確:「儘管美國港口費政策給公司運營帶來挑戰,但基於當前服務費的結構和適用性,公司目前沒有計劃實施附加費以覆蓋現行結構下與USTR相關的費用。」 據悉,達飛海運與中遠海運、長榮海運及東方海外共同組成海洋聯盟。 中遠海運及其總部位於香港的子公司東方海外預計將成為受USTR港口費政策影響最嚴重的兩家航運公司。滙豐環球投資研究本周早些時候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根據當前跨太平洋及跨大西洋航線至美國的船隊部署情況,預計到2026年這兩家企業將承受15億美元的損失。 作為全球第三大貨櫃航運公司,達飛海運的貨櫃總運力逾400萬TEU,全球市場份額約12%;擁有貨櫃市場第二大新船訂單量,共有95艘新船在建,在建總運力達150萬TEU,大部分由中國船廠承建。 因此,若達飛海運不對運營方案進行調整,將面臨巨額附加費。根據USTR公布的港口費政策細則,對中國建造的船舶按貨櫃數量計費,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對每個卸貨貨櫃徵收120美元費用;2026年至2028年每年分別增加33、42、55美元,最高達到250美元。 不過,達飛海運的這份公告證明,該公司或對船隊運營進行必要調整以避免港口費的負面影響。同時也意味著達飛海運與中國船廠的造船合作有了更多保障。 上個月有消息稱,達飛海運已與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大連造船籤訂6+4艘22000TEU LNG雙燃料動力貨櫃船建造意向書(LoI),預計每艘船造價在2.05億至2.1億美元之間,交船期暫定於2028年至2029年期間。達飛海運的公告也為這份意向訂單「轉正」添加了新的籌碼。 據了解,達飛海運成立於1978年,至今仍由Saadé家族私人擁有。Alphaliner數據顯示,達飛海運擁有一支由688艘船組成的船隊。官網顯示,達飛海運業務遍及160個國家,設有400個辦事處、1000座倉庫,擁有16萬名員工;服務覆蓋全球521個商業港口中的420個,運營超過250條航線。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