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迅公司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旗下名為「瑪麗·馬士基」號(Marie Maersk)的貨櫃船在上個月發生重大火災事故後,已宣布啟動共同海損程序。
這艘19000標準箱的貨櫃船目前正在航行途中,預計將於9月14日抵達馬來西亞的丹戎帕拉帕斯港。
馬士基於9月4日確認了共同海損聲明。為便於理賠流程,該公司已聘請 Sedgwick Global Marine 擔任其理賠經理。
鑑於這種情況,馬士基已要求客戶和貨主提供必要的擔保,以便其貨櫃抵達馬來西亞後能儘快放行。根據共同海損的一般慣例,所有應付款項結清前,貨物將不予交付。
對於使用拼箱服務的客戶,Sedgwick Global Marine已敦促貨運代理儘快提交有關任何拼箱(少於一個標準貨櫃的貨物)運輸的全面詳細信息,以確保能夠迅速識別出各個託運貨物,避免不必要的延誤。
貨物索賠諮詢公司 WK Webster 指出,預計所有貨物都將在馬來西亞卸貨。檢驗員和消防專家已準備好對貨櫃進行評估,並調查火災的起因。
8月13日,船員在賴比瑞亞海岸航行時,發現船頭貨艙冒出濃煙,隨即啟動了緊急滅火措施。在外部支援到來之前,船員們一直在努力控制火勢。幾天後,兩艘配備滅火設備的拖船抵達現場,協助控制住了火勢。
8月19日,一支專業的消防隊登船,並在一天內開始行動,撲滅了靠近生活區的船艙深處的大火。經過船員和消防員數日的通力合作,他們成功地撲滅了大火,且未造成環境危害——這一事實後來得到了馬士基的確認。
8月31日,貨櫃船「瑪麗·馬士基」號在開普敦按計劃停靠進行船員換班後,從鹿特丹繼續駛向馬來西亞。在此期間,一名新船長上船,同時一些消防員下船。
從滅火作業期間支援船隻拍攝的圖像來看,未見火焰造成的明顯損害。不過,船隻抵達馬來西亞靠岸後還需進行進一步地檢查,後續航線計劃則取決於共同海損程序的完成情況。
世界航運理事會開展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一些令人擔憂的數據:在全球七個地點檢查的近78000個貨櫃中,約有11.39%存在諸如文件不規範或標籤錯誤等問題——這些都是影響全球航運標準的常見缺陷。
馬士基公司將在抵達馬來西亞後,與保險公司和專家一道展開調查,以查明貨櫃船「瑪麗·馬士基」號上這起火災事件的原因。
快遞搜編譯整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