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事情報機構Veson Nautical最新發布的報告,中國船東已成為老齡超大型油輪(VLCC)的主要買家。
Veson Nautical旗下VesselsValue平臺數據顯示,過去五年裡,中國收購的VLCC中有81%船齡超過15年,20 年船齡和 25 年船齡的 VLCC 價值分別上漲了 18.1% 和 31.9%,而5年船齡船舶的價格漲幅僅為0.5%。
「價格倒掛」凸反映出西方制裁與「影子船隊」崛起所帶來的市場新邏輯:隨著制裁加劇、貿易流向改變,老齡船在運輸受限原油時反而更具價值,而新船則維持相對穩定水平。
Veson Nautical價值與分析部高級副總裁Matt Freeman指出,近期一艘名為「Eon」(前名Atlantic Loyalty)的VLCC以4400萬美元成交,幾乎是 1992 年至 2025 年中位數 2230 萬美元的兩倍,也高於 2020 年後中位數 3850 萬美元,「這在幾年前是不可想像的,說明制裁貿易的需求正在徹底重塑船舶資產價值。」
報告強調,中國買家之所以集中布局老齡VLCC,與地緣政治因素密切相關。由於西方對俄羅斯原油的制裁,全球油輪市場被割裂成兩個平行體系:主流合規船隊平均船齡10.4年,而「影子船隊」平均船齡高達18.1年,專門承擔受制裁原油運輸任務。這類船舶雖然不具備聲譽與保險優勢,但卻能獲取溢價收益,令老齡船反而成為「香餑餑」。
Freeman表示:「制裁創造了一個平行市場,在這裡,老齡VLCC的收益水平甚至超過年輕合規船。中國船東因融資靈活性能夠迅速出手,藉助俄羅斯原油流向亞洲的趨勢,牢牢把握住這些機會。」
與此同時,亞洲各國船東的策略差異明顯。報告顯示,中國主導了老齡VLCC的收購潮;韓國船東則傾向於「逆周期」收購中齡船舶;而日本船東則幾乎避開老齡VLCC,轉向購買更年輕的MR2型成品油輪,以符合更嚴格的融資與監管要求。
Veson Nautical分析師Felix Tordoff指出:「這些分化的路徑表明,亞洲買家正重塑航運投資規則。中國買家聚焦老齡VLCC,把握制裁貿易溢價;韓國採取更審慎的逆周期操作;日本則強調合規與靈活性。結構性力量正在超越短期周期,重塑整個油輪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