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航運理事會(WSC)最新發布的數據,再次將貨櫃貨物申報不實或包裝不當這一行業長期難題推向公眾視野。該行業組織基於港口國檢查數據指出,經排查,存在潛在安全隱患的貨櫃佔比已突破11%,按照行業每年運輸2.5億箱的估算,這相當於每年約有2750萬個貨櫃存在問題。世界航運理事會總裁兼執行長Joe Kramek直言:「每十批貨物中就有一批存在問題,這說明貨物安全領域的漏洞仍極為普遍。」他進一步強調,「貨物存在的各類問題,會直接將船員、船舶、貨物本身及周邊環境置於危險之中。」從具體數據來看,本次統計的檢查中,存在安全缺陷的貨櫃佔比達11.39%,較2023年的11%小幅上升。回溯歷史數據,2017年至2022年期間,這一不合格率長期穩定在9%以下,2019年更降至6.5%的低位;不過2021年該比例曾出現驟升,一度達到10.86%。目前已明確的問題類型主要包括:危險品申報不實、危險品未申報、貨運單證填寫錯誤及貨物包裝不當。WSC特別提醒,這些問題絕非小事,均可能誘發包括船舶起火在內的嚴重安全事故。事實上,航運業已著手採取應對措施解決貨物安全問題,例如已針對木炭運輸出臺全新監管規定。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行業在「降低貨櫃落海率」方面成效顯著,貨物申報不實與包裝不當這兩大核心隱患所帶來的安全風險,仍處於較高水平。針對這一現狀,WSC正積極呼籲各方採取行動:一方面推動行業落實更嚴格的安全管控措施,另一方面推動更多港口國參與貨物安全數據上報。據WSC透露,目前全球僅有7個港口國在定期上報貨物安全相關數據。該理事會認為,唯有掌握更全面的數據,才能清晰把握問題發展趨勢,為後續制定精準有效的解決方案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