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全球海運保險保費創歷史新高-快遞搜
據該組織內部統計師Veith Huesmann在周一的新加坡會議上的演講披露,2024年該細分市場的總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5%,達到399.2億美元。 然而,負面跡象在於增速明顯放緩:2023年該行業增長5.9%,而此前一年增長則為8.3%。 這一發現與近期經紀公司的報告一致,後者顯示,海運保險主要板塊(包括貨運險、船體與機損險)費率正在走軟。 貨運險依舊是最大險類,佔所有海運保費的56.7%;船體與機損險(H&M)位居第二,佔24.2%;海上能源險佔10.9%;海上責任險佔8.2%。 影響保費趨勢的因素包括:全球貿易活動與交易量;資產與大宗商品估值波動;貨幣變動與匯率波動;影響穩定性的政治和地區性發展;以及市場承保能力等供給端動態。 從地區來看,歐洲仍佔據最大份額,但其整體佔比正在下降;與此同時,亞太市場(尤其是中國保險公司)在增長,IUMI認為這是長期趨勢,並非短期變化。 從國家來看,貨運險市場最大份額來自中國(17.6%),其次是勞合社(9.7%)、美國(6.9%);巴西與德國均為4.7%,略高於倫敦公司市場的4.3%。 2024年亞太市場貢獻了全球增長的60%,亞洲與歐洲的差距正在縮小。 貨運險的賠付率(已發生賠款與調整費用/已賺保費)連續第七年下降,延續了下行趨勢。 目前的情況似乎是,在沒有一次性大額事故的情況下,日常賠付水平仍能吸引資本流入,從而帶來新進入者和回歸者。但隨之而來的承保能力過剩,也導致部分市場競爭加劇。 船體市場最大的幾個區域為:北歐集團(12.9%)、中國(11.6%)、勞合社(8.7%)、新加坡(7.9%)、倫敦公司市場(7.4%)。 與貨運險不同,船體險的賠付率卻在上升,過去五年持續增加。 產能過剩導致2024年市場初現走軟跡象;供給端的動態表現為更多管理總承保代理人的出現,以及跟隨市場(follow markets)的增加。 與此同時,改道航行的情況增多——尤其是船東避開紅海,轉而繞行好望角——導致天氣所致損害增加。 另一些壓力因素還包括:全球船隊平均船齡上升(更多船東選擇延遲拆解)、以及成本通脹,這些都推高了推定全損(constructive total loss)的可能性。 對於P&I(船東互保協會)的情況評價較難,因為國際保賠集團已引入新的報告標準,固定保費產品不再納入統計,導致無法與過往年度直接比較。 不過,市場消息顯示,2023/24與2024/25保單年度之間,互保保費增長超過3%。 在全球海上能源保險市場上,英國依然保持主導地位:倫敦公司佔31.6%,勞合社佔30%;巴西與墨西哥分列第三、第四,分別為8.1%和8%。自2020年以來,該板塊賠付率顯著下降。 IUMI指出,鑑於對海上船舶的高需求與高利用率,常年性損失出現「大幅上升」。持續的承保能力過剩正在造成市場走軟,保費承受下行壓力。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