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百年宏圖終成現實中國世界級港口群鑄就發展引擎-快遞搜
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繪就了中國現代化第一份藍圖。 其中一個激蕩人心的構想,便是在綿長的海岸線上矗立起三大世界級港口——以唐山、天津為主的北方大港,以上海、杭州灣為主的東方大港和以廣州為主的南方大港。 如今,跨越世紀的夙願正以超越想像的姿態照進現實,中國已成功打造眾多世界級港口,重構全球航運版圖。 港口是交通的樞紐,是經濟的重要支撐。 百年前的中國,內憂外患,海運不振。孫中山先生精準錨定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引擎,試圖以港口撬動沿海經濟,打通中國與世界連接的任督二脈。 北方大港直指京津工業腹地,輻射華北、東北亞。 東方大港依託長江黃金水道,貫通中國經濟血脈。 南方大港背靠南洋僑匯網絡,鏈通全球貿易走廊。 當時被外人譏為「空想」的規劃,如今已是中國發展的核心引擎。 北方大港中,天津港和唐山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下的出海口的戰略價值不斷凸顯。 2024年,天津港貨櫃吞吐量創下2328萬標準箱的新紀錄,同比增長5%。天津港已開通貨櫃航線148條,聯通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擁有通達歐洲、中亞等地的三條亞歐大陸橋通道。 唐山港同樣成就斐然。2024年唐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86215萬噸,連續3年穩居全球沿海港口第2位。 再看長三角,以上海港、寧波舟山港為核心的港口群,已成為全球航運網絡中最繁忙的節點。其中鐵礦石、原油、煤炭等大宗戰略物資中轉量在全國佔據重要比重。 上海港貨櫃吞吐量連續15年全球第一;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連續16年位居全球第一,貨櫃吞吐量穩居世界第三。 再如,杭州灣北岸的嘉興港是浙北地區唯一出海口,也是《建國方略》裡規劃的東方大港。 2024年,嘉興港共完成貨物吞吐量1.41億噸(其中乍浦港7129萬噸);貨櫃吞吐量370.38萬標箱(其中乍浦港306.2萬標箱),同比增長8.8%。在全球百大貨櫃港口排名中晉升15個位次、排名第60。 南方大港則以廣州港為核心,按照孫中山的設想,「南方大港」應選址黃埔深水灣地區,碼頭則建在後航道至黃埔一帶水域,在此基礎上建設一個由黃埔到佛山、包括沙面水路在內的新廣州市。 現如今的內港港區、黃埔港區、新沙港區、南沙港區等四大港區和珠江口水域錨地,覆蓋範圍更廣,功能更為全面。 2024年,廣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8億噸,排名全球第五;完成貨櫃吞吐量2645萬標準箱,排名全球第六;內貿貨櫃吞吐量連續16年全國第一,是全國最大的糧食接卸港,全國最大車釐子、榴槤海運進口口岸之一。 百年潮未落,風起再揚帆。 更令人振奮的是,中國港口的進化並未停留在「大」與「多」。天津港打造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上海洋山港四期全自動化碼頭實現「無人裝卸」,青島港13次刷新自動化貨櫃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 從機械勞力到人工智慧,從傳統裝卸到供應鏈整合,中國港口正重新定義港口的未來形態與功能。 百年前,孫中山以世界級港口勾勒出一個積貧積弱國家的突圍夢想;百年後,中國不僅實現了三大方向港口現代化的宏願,更以全球貨運前十的港口佔八席的體量,將港口群鍛造成雙循環的戰略支點。 這不僅是基礎設施的跨越,更是一個民族從被動開放到主動引領全球經貿格局的深刻蛻變。 (「三裡河」工作室)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