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物流市場的動態版圖中,國際空運領域近來呈現出引人注目的變化。最新數據顯示,國際空運運價指數在過去一周內大幅上漲 8.5%,而跨境電商貨量的迅猛增長成為推動這一價格上揚的關鍵因素。
空運數據公司 TAC Index 的統計表明,衡量國際主要航線空運價格波動的 Baltic Air Freight Index(BAI)在本周顯著攀升。從細分航線來看,亞洲至歐洲、北美等熱門出口航線的運價漲幅尤為突出。例如,從中國上海出發至歐洲法蘭克福的航線,運價較上周上漲了 10%;從香港飛往美國洛杉磯的航線,運價漲幅也達到了 9%。這種價格的快速上漲,打破了此前市場相對平穩的態勢,引發了行業內廣泛關注。
跨境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無疑是此次運價上漲的核心驅動力。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 1.22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5%,增速遠超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跨境電商的繁榮,直接帶動了相關貨物運輸需求的爆發。以深圳機場為例,上半年其新開加密了深圳至巴黎、倫敦、墨西哥城等 9 條跨境電商空運專線。截至 6 月底,深圳機場空運跨境電商業務貨量達到 13.8 萬噸,同比增長 68.5%。大量的電商包裹,從消費電子產品、時尚服飾到家居用品等各類商品,源源不斷地通過空運渠道運往全球各地,使得國際空運市場的需求端持續升溫。
從供給側來看,儘管航空公司也在積極調整運力,但短期內難以完全滿足跨境電商帶來的激增需求。一方面,航空業在增加貨機數量方面面臨諸多限制,包括高昂的採購成本、漫長的交付周期等。另一方面,國際客機腹艙運力在疫情後雖有所恢復,但仍未達到疫情前的水平。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數據,當前國際客機腹艙運力較 2019 年仍下降了約 15%。這就導致在跨境電商貨量猛增的情況下,空運市場運力緊張的局面愈發凸顯,進而推動運價不斷走高。
此外,電商平臺的運營模式和促銷活動也對空運需求產生了深遠影響。以拼多多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 Temu 為例,其在全球範圍內加速擴張,通過創新的營銷模式和豐富的商品種類,吸引了大量海外消費者。Temu 平臺上的商品大多採用直郵模式,對物流時效性要求極高,這使得空運成為其主要的物流運輸方式。同時,電商平臺頻繁舉辦的促銷活動,如 「黑五」「網一」 等,也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進一步增加了貨物的運輸量。在促銷活動期間,跨境電商對空運艙位的預訂量往往會較平時增長數倍,加劇了空運市場的供需失衡。
對於跨境電商企業而言,運價的上漲無疑增加了運營成本。但與此同時,高效的物流配送又是提升客戶體驗、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此,許多企業開始採取多元化的物流策略來應對這一挑戰。一些企業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前規劃貨物運輸,與航空公司籤訂長期合作協議,以獲取相對穩定的運價和艙位保障。還有部分企業則嘗試採用多種運輸方式相結合的模式,如將海運與空運進行搭配,對於非緊急貨物優先選擇海運,以降低成本;而對於高價值、時效性強的貨物,則採用空運。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跨境電商市場的持續發展,國際空運市場的需求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然而,運價的波動也將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包括航空公司運力投放計劃、全球經濟形勢、燃油價格變動以及地緣政治等。航空貨運行業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靈活調整運營策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