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加速復甦、跨境電商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中美兩國在空運領域的合作迎來重大突破。近日,中美雙方正式達成空運便利化協議,旨在進一步優化雙邊航空貨運流程,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據相關數據顯示,該協議實施後,跨境貨物清關時效將縮短 20%,預計將為中美雙邊貿易額增長貢獻 3 - 5 個百分點,這一消息在全球物流行業引發了廣泛關注。
協議涵蓋了多項核心舉措,在簡化單證流程方面,雙方明確將整合、精簡跨境空運貨物所需的報關單、裝箱單、原產地證明等文件,統一格式標準,並推進無紙化申報。以往,中國出口企業向美國運輸電子產品,準備各類紙質單證需耗費 2 - 3 天,如今通過電子數據交換(EDI)系統,單證提交時間可壓縮至數小時內,大幅減少了人工操作與傳遞時間。
在協同海關查驗環節,中美海關將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精準篩選高風險貨物進行重點查驗,對低風險貨物則簡化查驗流程。例如,中國某服裝企業出口至美國的貨物,原本面臨 10% 左右的隨機查驗率,查驗時間平均為 1 - 2 天。藉助新的信息共享平臺,海關可提前獲取貨物詳細信息,對符合低風險特徵的批次,查驗率可降至 3% 以內,查驗時間縮短至半天以內,大大提高了貨物通關速度。
此外,雙方還在優化物流銜接流程上發力。中美主要機場將加強協作,統一航班時刻協調機制,減少航班延誤與中轉等待時間;同時,提升機場貨物裝卸、轉運效率,引入先進的自動化設備,提高單位時間內貨物處理量。像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與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通過優化協調,將貨物中轉銜接時間從平均 6 - 8 小時縮短至 4 - 6 小時,進一步保障了貨物運輸的時效性。
在技術層面,協議的實施依託先進的數位化手段。中美雙方共同搭建了跨境空運物流信息平臺,運用區塊鏈技術保障數據的真實性、不可篡改與實時共享。貨物從中國發貨地裝車起,運輸軌跡、貨物狀態等信息便實時上傳至平臺,美國海關、貨代公司、收貨人等各方可同步獲取。例如,中國一家醫療器械企業向美國出口產品,美方客戶在貨物運輸途中,可通過平臺精確查詢貨物位置、預計到達時間等信息,提前做好接貨準備,有效提升了供應鏈的透明度與協同性。
從市場反饋來看,中美跨境電商企業成為此次協議的直接受益者。以中國某主營 3C 產品的跨境電商企業為例,以往貨物從中國發往美國消費者手中,平均物流時長為 7 - 10 天,其中清關環節耗時 2 - 3 天。協議生效後,清關時間縮短為 1 - 1.5 天,整體物流時長壓縮至 5 - 8 天,消費者滿意度顯著提升,該企業美國市場訂單量在協議實施後的一個月內環比增長了 15%。
對於傳統外貿企業,空運便利化也帶來了新機遇。中國一家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過去因空運成本高、時效不穩定,部分美國客戶訂單流失。如今,清關時效加快,企業可更靈活安排生產與運輸計劃,空運成本因效率提升有所降低,成功贏回部分美國市場份額,預計今年對美出口額將增長 20% 左右。
展望未來,隨著中美空運便利化協議的深入實施,預計未來一年內,中美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將增長 25% - 30%,傳統貿易中高附加值、時效性強的產品貿易額將增長 15% - 20%。同時,協議的成功經驗有望為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在空運便利化合作方面提供借鑑,推動全球跨境物流效率的整體提升,促進全球貿易進一步繁榮發展。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