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Alphaliner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貨櫃新船訂單量正逼近1,000萬TEU的歷史新高,訂單與現有船隊的比例達到30.4%。分析人士指出,船公司普遍存在「害怕錯過」的心理,推動其加速擴張,並加劇了市場份額爭奪。 「這不是航運公司可以休整的時刻,貨源爭奪戰已經全面展開。」Upply班輪航運專家Jérôme de Ricqlès表示。他認為,各大公司和聯盟正採取不同策略來保持利潤水平。 其中,馬士基和赫伯羅特通過Gemini聯盟,嘗試以高質量服務來支撐運價,吸引部分大型貨主的認可;MSC則憑藉與主要貨代及核心客戶的合作,集中力量搶佔貨源。相比之下,海洋聯盟和Premier聯盟成員在調整網絡方面存在一定時間差,短期內業績表現可能受到更大影響。 此外,業內預測,大型船公司或將通過調整航線布局,轉向區域市場,以小型船舶提供高頻服務來提升盈利能力。但這一戰略可能會受到太平船務、萬海等區域班輪公司的競爭挑戰,這些本土船東長期在亞洲主要樞紐承擔轉運業務,市場根基牢固。
在區域布局上,印度被視為一個潛力市場,但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給未來發展帶來變數。 「在制定2025年業績預測和2026年預算時,航運公司面臨的難題是,與全球最大經濟體的貿易環境正在快速變化。」Jérôme de Ricqlès指出,東西向貨量的結構性放緩疊加美國新關稅措施,或將對班輪公司下半年的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資料來源:海運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