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拆分智慧物流,「美的系」第10個IPO要來了!-快遞搜
美的在資本市場的「大家庭」又要添新成員了! 8月27日,美的旗下智慧物流板塊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得智聯」))正式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遞交招股書,啟動香港主板上市進程。 安得智聯並非首次衝擊資本市場。此前,該公司曾計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首次公開發行(IPO),但由於業務對母公司美的集團存在較高比例的關聯交易依賴,上市進程被迫擱淺。 直至今年4月底,美的集團發布公告調整分拆策略,擬將安得智聯的上市目標板塊從A股切換至香港聯交所主板,為其資本市場之路按下「重啟鍵」。 本次IPO所募得資金,安得智聯計劃用於拓展國內物流解決方案的深度和廣度;開展供應鏈國際化業務、深度協同美的集團全球業務覆蓋的優勢布局國際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數智化研發,推進AI和算法在供應鏈全鏈路的數位化應用,以及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要是安得智聯這次能順利在港股敲鐘,「美的系」的上市公司數量就會達到10家。 背靠美的這棵「大樹」,安得智聯獨創「1+3」供應鏈物流模型,將端到端物流能力與生產物流、一盤貨統倉統配、最後一公裡送裝一體這三大核心解決方案支柱相結合,提供從生產、流通到末端配送的供應鏈全鏈路服務。目前,其服務超過7,000家跨越多行業的客戶,包括家電家居、快消品及新能源行業。 要撐起這麼廣的服務,得有紮實的物流網打底。安得智聯通過整合倉儲資源及廣泛的運輸網絡,已建立全面的物流網絡,延伸至中國城鎮及農村市場,實現全國範圍內無縫配送及末端送裝。 截至2025年6月底,這張網的「家底」很亮眼:安得智聯已構建覆蓋全國的VMI倉、基地倉及分級配送倉網絡,倉庫總面積超過1,100萬平方米,遍及中國超過140個城市; 運輸能力依託超586,000輛可調配車輛運力及超630,000條成熟運輸路線,包括超過36.5萬條跨省幹線及超過26.5萬條省內城市配送路線,覆蓋全國約2,800個區縣及超過38,000個鄉鎮,可實現100%的地理覆蓋率。 最後一公裡送裝一體上,安得智聯更懂痛點:截至2025年6月30日,依託3,500多個活躍的本地化送裝服務網點以及超77,000名經驗豐富的司機及送裝工程師團隊,其已實現最後一公裡送裝一體解決方案覆蓋中國100%的鄉鎮。 這麼高效的服務,背後是技術在「撐腰」。像倉儲環節,安得智聯將智能感知硬體與WMS結合,追蹤及監控從入庫、存儲至出庫的整個存儲生命周期的數據。此外,其還整合AGV、機器人、自動裝卸系統及智能分揀設備,打造無人化智能倉儲運營,顯著提升從產前物流至倉幹配裝的各倉儲及履約環節的效率。 此前,安得智聯曾展出的四大機器人Air-pick、Air-carry、OptimusPrime及Bumblebee系統,分別代表不同的智慧倉儲應用。 這次衝刺港股募資,該公司計劃投入研發和自動化設備部署,具體包括分揀機、無人叉車、無人堆高車、AGV智能搬運機器人等裝備,提高廠內、倉儲等各環節的自動化能力,打造更高效的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 機器人這條賽道,安得智聯贏在了「起跑線」。依託美的的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相關業務「搭便車」,安得智聯進一步降低技術研發與設備落地的成本,形成差異化競爭壁壘。 談及美的,繞不開「是不是太依賴美的」的疑問。其實,安得智聯「拎得很清」。 招股書顯示,上市前,美的全資子公司美的智聯持股52.94%,是安得智聯的控股股東。6月,安得智聯還引入海信電子技術、天津順和、鐘鼎晟觀、隱山致能、美科啟信等外部投資者,增資金額19億元。這既補了錢,又優化了股東結構,市場化程度更高。 安得智聯自證,其不僅獨立服務於美的集團的物流需求,亦為美的集團以外的客戶及業務提供服務。同時,其有獨立的財務、人力、技術等部門,運營完全自主;收入上,約60%來自第三方客戶,不是純靠美的「餵飯」;第三方客戶數量更從2022年末的5234家,漲到2025年6月的9839家,快翻倍了,足見市場認可度。 財務表現也很穩。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六個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安得智聯的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41.73億、162.24億、186.63億和108.85億;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2.15億、2.88億、3.80億和2.48億;毛利率分別為6.8%、7.3%、7.3%、7.4%。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2024年收入計,安得智聯是中國綜合型一體化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收入排名第一的生產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是中國家電行業最大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 研發投入的持續增長,也為安得智聯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報告期內,該公司研發開支從2022年的1.039億元增至2024年的1.990億元,2025年上半年研發開支進一步達到1.243億元。 此外,該公司來自五大客戶的收益分別為人民幣70.593億元、78.799億元、97.317億元及54.078億元,分別佔相關期間總收益的49.8%、48.6%、52.1%及49.7%。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