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上半年天津市海洋經濟總產值2696.4億元佔GDP比重超三成-快遞搜
上半年天津市海洋經濟總產值2696.4億元 佔GDP比重超三成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是城市能級躍升的「藍色引擎」。今年以來,天津市各涉海單位錨定現代海洋城市建設目標,持續優化海洋經濟空間布局,穩步提升海洋產業發展質效,加快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上半年,天津市海洋生產總值達2696.4億元,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31%。尤其是海水淡化、海工裝備等海洋新興產業多點突破、亮點突出,推動海洋產業核心競爭力實現持續提升。 「今年以來,天津市一方面加快推進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落實,系統總結評估『十四五』以來重點任務推進成效與重大項目實施進展。截至目前,總投資超2300億元的65個重點項目,已有58個順利完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築牢堅實支撐。」市規劃資源局海洋經濟與規劃處處長範丙澤說,另一方面,天津市圍繞海洋產業升級、科技創新賦能等關鍵領域,提前謀劃儲備「十五五」期間涉海重大項目,形成了「十五五」海洋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 與此同時,《天津市海岸帶及海洋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圓滿完成,為陸海資源要素高效聯動配置、海岸帶空間科學開發保護提供了重要遵循。全市涉海單位聚焦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成功突破關鍵瓶頸,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科技成果,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壯大「藍色」新質生產力 今年以來,天津市深挖海洋新興產業發展潛力,重點培育海水利用業、海洋裝備製造業、海洋藥物與生物製品業、航運服務業等海洋新興產業,一系列標誌性項目落地、關鍵技術突破,壯大「藍色」新質生產力。 在南港工業區的海岸線上,一座棧橋式取水泵房矗立濤間,兩條直徑超1米的取水管將海水源源不斷輸送至10餘公裡外的先達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廠區。 該項目一期於2024年底正式投產,採用先進雙膜法技術,通過「取水頭部—泵站」一體式取水設施和棧橋式海上輸水管線實現近岸取水,全年可替代、節約淡水資源超4000萬噸。如今,項目產能穩步爬坡,已達12萬噸/日,為天津及周邊地區水資源安全提供重要補充。 天津港保稅區臨港區域的10萬噸級大型海水淡化試驗場建設也在加速推進,其中單機1萬噸/日海水淡化系統工程已順利建成。待項目全面投用後,這裡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海水淡化關鍵設備評測平臺,為全球海水淡化裝備提供權威驗證與性能評價服務,助力我國海水利用技術向更高水平突破。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天津海水淡化總體產能已達42.6萬噸/日,穩居全國沿海城市第二位。 天津市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加快智能化、高端化轉型。 駐津央企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以來捷報頻傳——深水海管鋪設智能監測裝備「海衛」系統圓滿完成海試,標誌著項目進展取得關鍵突破;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水油氣行業無人遙控潛水器(ROV)七功能機械手首次成功應用,各項關鍵性能指標均達設計標準,填補了國內深海作業裝備領域的技術空白;國內首條海洋油氣裝備智能化塗裝產線正式投用,實現從「人工噴塗」到「智能智造」的跨越。 在海油發展天津海洋裝備智能製造基地(一期),產業升級的步伐加快。作為我國首個實現海洋油氣裝備全生命周期智能運營的示範項目,該基地打通了從設計製造、檢測試驗到運維保障的全鏈條,成為海洋裝備「智」造的新標杆。 今年上半年,天津市海工裝備產業實力穩步攀升,實現增加值14.9億元,同比增長8.8%,築牢我國深海開發裝備的「國產化基石」。 從海洋中萃取「健康密碼」,天津海洋藥物與生物製品業正加速突破關鍵技術,推動「海洋寶藏」轉化為產業優勢。 丹娜生物基於鱟資源開發利用平臺,開發了與細菌內毒素檢測試劑盒相匹配的全自動工作站,大幅提升檢測效率與準確性。渤化集團建立起一套高效、穩定的鹽藻和海水小球藻中生物活性物質及蛋白的提取和分離純化工藝,打開海洋生物資源多元化利用新空間。 風從海上來,電送千萬家。天津市持續推進海洋可再生資源合理有效利用,擴大海洋電力業發展規模。 在渤海灣畔,三峽天津南港海上風電項目、華能防波堤風電項目已先後併網發電,巨大的風輪在海風驅動下不停轉動,將清潔電能送入電網。截至目前,天津海上風電設備容量已達75.44萬千瓦。 產業規模擴張的同時,效益也大幅攀升。上半年,天津海洋電力產業實現增加值4.1億元,同比增長40.9%,為「雙碳」目標實現貢獻力量。 做強優勢產業「藍色品牌」 依託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稟賦與深厚產業積澱,今年以來,天津市聚焦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油氣及石油化工業、海洋旅遊與文化產業、海洋工程建築業等優勢產業,推動傳統優勢產業煥新,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藍色品牌」。 今年以來,天津市持續推進油氣增儲上產行動計劃,重點加強大中型油氣田的勘探和開發,推動海洋油氣產量穩步攀升。上半年,海洋原油產量達2043.44萬噸,同比增長3.3%;海洋天然氣產量25.99億立方米,同比大幅增長17.2%,為我國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源源不斷注入「藍色動能」。 第三屆天津國際航運產業博覽會吸引全球航運精英匯聚,第五屆東疆航運產業周搭建起行業交流合作平臺……今年以來,天津市以高端航運活動為紐帶,持續擴大北方國際航運樞紐的行業影響力,推動海洋交通運輸業與城市發展、產業升級深度融合。 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海陸交匯點,天津港加快打造北方地區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智能綠色港口建設成效顯著。上半年,天津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96億噸,同比增長2.3%;貨櫃吞吐量1224.7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1%。天津市海洋交通運輸業實現增加值204.5億元,同比增長6.6%。 東疆灣的沙灘上,泡泡島音樂與藝術節吸引數萬觀眾共赴「海洋狂歡」;濱海文化中心,遊客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今年以來,天津市深挖海洋文旅資源潛力,推動海洋文化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讓藍色海岸成為文旅消費的新熱點。 郵輪經濟的復甦為海洋文旅產業添勢賦能。天津市持續鞏固提升郵輪產業優勢,不斷延伸郵輪產業鏈條,開通郵輪食品船供業務,為國際郵輪提供更完善的配套服務。上半年,累計接待國際郵輪42艘次,出入境旅客15萬人次。天津市海洋文化與旅遊產業實現增加值353.9億元,同比增長6.3%,以多元業態打造獨具特色的親海文旅消費目的地。 海洋化工重大項目有序實施。渤化「兩化」搬遷升級改造一期18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項目、中石化南港120萬噸/年乙烯及下遊高端新材料項目建成投產,不僅填補了天津高端石化產業的部分空白,更像「強磁石」一般,吸引一批上下遊延鏈補鏈強鏈的高端化工新材料項目落地。 「天津將持續著力提升現代海洋產業能級,科學利用與保護海洋資源,全力爭創高水平海洋開放新優勢,加速推進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市規劃資源局二級巡視員高明興表示,下一步,將加快編制《天津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五五」規劃》,系統謀劃未來五年海洋經濟發展的思路、目標和實施路徑,同步策劃儲備一批支撐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現代海洋城市建設的重大項目,確保海洋經濟發展始終沿著科學規劃的軌道穩步推進。加快推進臨港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協調推動涉海重大項目、平臺建設,促進海水淡化、海洋裝備等海洋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記者 陳璠)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