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奧德賽」輪在渤海灣港濰坊港區順利完成2萬噸「內貿+外貿」件雜貨裝船作業,渤海灣港首單內外貿聯運業務落地,標誌著渤海灣港新時代「下南洋」供應鏈服務實現新升級。渤海灣港充分發揮在件雜貨裝卸領域的成熟優勢,為客戶定製了一條高效聯動的物流路徑。業務以腹地內外貿純鹼發運為初始支點,成功吸引東北地區的聚丙烯(PP)內貿貨源南下至渤海灣港濰坊港區中轉。在濰坊港區內,這些內貿貨物與本地噸包聚氯乙烯(PVC)、純鹼等外貿貨物進行高效整合組合作業,共同裝船發往東南亞地區完成二次加載後,最終航向印度目的港。東北地區的PP通過內貿船直接抵達濰坊港區,在渤海灣港搭建起東北連結全球市場的平臺,實現「產地—港口—國際市場」的一站式貫通。「這種『大船加載』的聯運新模式可以實現『一船多貨、中外聯程、內外貫通』,極大提升貨物運輸效率和規模經濟效應,有效降低企業綜合物流成本,縮短交貨周期,增強渤海灣港在區域供應鏈中的核心競爭力,帶動港口吞吐量與輻射能級的雙突破。」渤海灣港市場營銷中心件雜貨中心業務經理馮國偉說道。近年來,渤海灣港通過優化「濰坊-東協」新時代「下南洋」供應鏈通道,有效促進內貿與外貿的協同發展,吸引多元貨種集聚,優化貨源結構,成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的重要樞紐。在業務開展期間,海關、海事等口岸部門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在作業過程中充分激活港口作業能力的靈活性和機動性,精準推動「直取+倒運」的高效作業模式。生產作業單位對碼頭倉庫和吊裝機械進行實時動態調配,船舶邊角區域實行「全包」式的防護措施,實現作業流程順暢高效,裝船作業「零貨損」。渤海灣港將立足「小貨種精品港」發展,持續深化新時代「下南洋」供應鏈服務內涵,進一步拓展聯運網絡,豐富航線布局,增加覆蓋貨種,提升智慧化、一體化服務水平,以打造區域件雜貨國際中轉樞紐港為目標,為山東港口「三大建設」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