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巨無霸"來了!中國船舶吸並中國重工再迎進展-快遞搜
中國船舶、中國重工同步宣布股票停牌,「兩船」合併再迎關鍵性進展。 8月4日晚間,中國船舶公告稱,公司擬開展吸收合併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的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有關事宜,公司股票將自2025年8月13日開市起連續停牌,並將於刊登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申報結果公告當日復牌。 同時,中國重工公告,公司擬被中國船舶吸收合併,導致公司不再具有獨立主體資格並被註銷。根據相關規定,公司可能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主動終止上市。公司股票將自2025年8月13日(即異議股東現金選擇權申報日)開市起連續停牌,直至終止上市,不再復牌。2025年8月12日為公司A股股票最後一個交易日。 據了解,「兩船」合併是2025年5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修訂後,首單通過審核註冊的上市公司吸收合併項目,且此次交易將成為A股上市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吸收合併交易。 根據兩家公司此前披露的《關聯交易報告書》,中國船舶將以向中國重工全體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國重工。其中中國船舶為吸收合併方,中國重工為被吸收合併方。中信證券對此次關聯交易發布的《獨立財務顧問報告》指出,交易完成後,存續公司(中國船舶)將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船舶製造企業。 根據兩家公司7月披露的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中國船舶和中國重工預計淨利潤合計達43億元至49億元之間,同比增長約121%至152%。 其中,中國船舶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28億元至31億元,同比增加98.25%至119.49%;預計扣非歸母淨利潤26.35億元至29.35億元之間,同比增加119.89%至144.93%;中國重工則實現歸母淨利潤15億元至18億元,同比增長181.73%至238.08%;預計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為13億元至16億元,同比增長192.96%至260.57%。 中國船舶方面此前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本次重組將整合中國船舶、中國重工的優勢科研生產資源和供應鏈資源,加速推進中國船舶集團內部業務整合,進一步強化主營業務的頂層協調,有效減少同業競爭。 分析指出,本次交易是我國船舶工業領域的國家隊、主力軍之間的整合升級,也被業內認為是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深海科技」號召,落實中央財經委員會關於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將軍工、海工、高端製造等國家戰略性產業力量集中化的重要實踐。 此次「南北船」合併大戲的大幕於2019年拉開。 2019年10月,據國務院國資委消息,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船集團)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實施聯合重組。 2024年9月,中國船舶公告,中國船舶與中國重工正籌劃由中國船舶通過向中國重工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國重工。此次交易中,中國船舶為吸收合併方,中國重工為被吸收合併方。交易完成後,中國船舶實際控制人仍為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最終控制人仍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未發生變更。 今年1月7日,中國重工、中國船舶發布公告,國務院國資委等主管部門已出具有關批覆意見,原則同意中國船舶通過向中國重工全體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國重工的總體方案。 7月18日晚間,中國船舶及中國重工雙雙披露,中國船舶吸收合併中國重工事項已獲得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批覆。 資料顯示,中國船舶是中國船舶集團核心軍民品主業上市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造船業務(軍、民)、修船業務、海洋工程及機電設備等,旗下擁有江南造船、外高橋造船等業務。中國重工為領先的艦船研發設計製造上市公司,主要業務涵蓋海洋防務及海洋開發裝備、海洋運輸裝備、深海裝備及艦船修理改裝、艦船配套及機電裝備、戰略新興產業及其他等五大板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