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階段,紅海地區的新一輪衝突導致途徑該地區的風險上升,保費成本明顯增加,航運公司紛紛改道,蘇伊士運河、亞丁灣等海上咽喉要道運輸量大幅下降。
7月9日,希臘貨船「永恆C」號遭襲。消息一出航運業受極大影響:戰爭風險保險費率由船舶總值的0.3%–0.4%升至0.7%–1%。保險經紀商達信(Marsh McLennan)稱,每航次成本約增100萬美元,最終由企業與消費者埋單。
葉門胡塞武裝自2023年底起就對一些途經紅海、其認為與以色列有關聯的船舶進行襲擊,大量船隻被迫繞道,不再尋求通過蘇伊士運河。埃及內閣近日的報告顯示,2024年7月至2025年3月(24/25財年前三季),蘇伊士運河收入26億美元,同比下降54.1%。
此外,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2025年上半年,經過蘇伊士運河船舶日均數量持續低迷。
2023至2025期間,上半年每日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數量 數據來源:IMF PortWatch
英國特許出口與國際貿易協會總幹事Marco Forgione表示,紅海運輸局勢很難再回到2023年。大家應意識到,全球供應鏈應採取包括鐵路,航運以及空運的多樣化的運輸模式,以此減少薄弱環節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影響。
他也補充道,得益於便捷的航運,西方國家以往把商品生產外包到中國等成本較低的地方。如今紅海衝突局勢為跨區域生產帶來困擾。
近年來,埃及積極推動蘇伊士運河區域轉型,設立蘇伊士運河經濟區,以減輕地緣衝突所帶來的衝擊,並將當地的收入結構從傳統航運與通行費轉向高附加值出口製造及綠色能源產業。
今年7月份,蘇伊士運河經濟區主席前往中國參加宣傳活動,旨在吸引中國投資。最終籤署了紡織和服裝領域的六份新工業項目合同,總價值1.175億美元。
根據蘇伊士運河經濟區總局報告,2024/25 財年(2024年7月起至2025年6月)該經濟區的收入同比增長38%,達2.34 億美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