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黃海造船工業有限公司建造的純電拖輪「津電拖2」「津電拖4」完成拖帶編隊作業,緩緩駛向天津港。至此,山東省首批4艘新建純電動大型港作拖輪全部交付,作為山東船舶工業綠色轉型的首批成果,海事部門全程提供監管與服務保障,為新能源船舶發展保駕護航。海事部門將海事監管與服務保障一體化理念貫穿項目始終。建造階段,威海石島海事處提前介入,聯合黃海造船工業有限公司、中國船級社青島分社威海檢驗處圍繞建造標準、檢驗流程等技術難點開展研討,重點監督圖紙完整性、船圖一致性及船用產品證書,確保船舶滿足建造規範的相關要求。試航期間,執法人員通過無人機實時監控船舶動態,聯合船廠對動力系統、電池供電穩定性等核心設備進行多輪測試,同步播發航行警告、高頻提醒避讓船隻,保障試航高效安全。交付階段,威海石島海事處指導企業制定《拖航通航安全保障方案》,組織CCS船級社、引航及資深船長論證風險,明確拖帶條件與安全措施。出港當日,採取「海空一體」監管:執法人員隨船盯防,智慧海事系統動態監控,無人機空中巡航輔助,實時播發航行警告,確保4艘拖輪安全啟航。「從船舶建造檢驗監督到交付啟航,我們以全鏈條服務為新能源船舶探路。」威海石島海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優化服務流程,助力綠色航運發展,為「雙碳」目標提供實踐經驗。全媒記者 馬榕蔚 通訊員 丁鑫 王博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