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各大平臺的外賣「補貼大戰」繼續。不過,在「價格戰」背後,各大平臺也在發力「品質戰」。
就在22日,美團官微發布消息,即日起拼好飯正式啟動「萬家品牌」計劃,將為全國1萬家知名餐飲品牌提供流量傾斜、聯合定製服務和品牌扶持等,共同服務好消費者。目前,入駐拼好飯的餐飲品牌已經超過5000個。截至2025年7月,全國已有超百萬商家上線運營,拼好飯日訂單量峰值超過3500萬單。此前,美團外賣已與全國800個頭部品牌合作建成了5500多家品牌衛星店,2025年底門店總數將達1萬家。2025年首批1萬家衛星店將獲得美團累計4億元的專項扶持,包括商家助力金、專屬流量扶持等。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外賣平臺也同樣在發力類似的品牌商家扶持計劃,實現更高的「品質」。
近日,據「京東黑板報」公眾號消息,京東外賣正式上線4個月,已有近200個餐飲品牌在京東外賣上銷量突破百萬。同時,京東外賣宣布正式啟動「雙百計劃」,投入超百億元真金白銀,扶持更多品類標杆品牌銷量破百萬。京東外賣表示,平臺將通過流量扶持、營銷補貼、爆品運營、優質配送和專屬售後的5A級商家服務體系,幫助更多品質餐飲商家實現線上生意可持續增長,共同為消費者提供品質外賣更好體驗。
6月16日,餓了麼宣布全面升級「優店騰躍計劃」,再投入逾10億元,加碼搶灘品質外賣商家。
有業內人士認為,傳統粗放式經營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類似的創新模式正在促進外賣行業進入精細化、規範化發展的新階段。與此同時,外賣「補貼大戰」在短期內還將繼續,但補貼數量和力度可能會慢慢縮減。外賣「補貼大戰」本質是圍繞外賣流量到即時零售轉化的競爭,核心是爭奪用戶的即時消費場景,搶佔本地生活服務的「最後一公裡」高地。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外賣行業的競爭焦點會逐漸從「流量+補貼」轉向「供給+體驗」,品質外賣將會成為行業的新戰場。除此之外,即時零售對供應鏈時效性與穩定性要求極高,各大平臺需進一步優化管理,確保供應穩定,並避免庫存積壓或缺貨等問題,這對企業的供應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有券商機構認為,外賣等新業務的投入預計將對電商平臺短期的利潤釋放造成一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