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銘記歷史、賡續友誼」喬治·何克紀念招待會在倫敦舉行-快遞搜
「銘記歷史、賡續友誼」喬治·何克紀念招待會日前在倫敦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駐英國大使館、中國國際電視臺歐洲分臺及中英了解協會聯合主辦。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同時也是喬治·何克誕辰110周年,來自中英兩國的學者、機構代表以及何克的家屬齊聚一堂,共同緬懷何克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時期作出的貢獻,同時致敬他為中英民間理解與友誼所搭建的橋梁。 1938年,喬治·何克從牛津大學畢業之後踏上了中國的土地。在那裡,他親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給中國帶來的滿目瘡痍,也看到了中國人民在苦難中自強不息、奮起重建的堅韌不屈。許多人可能會選擇離開,但何克卻毅然留下,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1945年,他不幸逝世,年僅30歲。 今年年初,英中了解協會組織了一次「重走何克之路」的中國行。代表團成員中包括何克的家屬馬克·艾爾溫·託馬斯和彼得·賈維斯。他們沿著何克當年走過的路徑,走訪了上海、南京、西安和寶雞,並在甘肅省參加了紀念何克誕辰110周年的活動,最後抵達他人生的終點——甘肅山丹縣。 倫敦活動當天,代表團成員在分享旅程感受時表示,這次旅程令人動容、引發深思。沿途中國民眾的熱情接待,讓他們更加理解何克當年為何選擇留在中國、與人民同甘共苦。 中國駐英大使館公使王起在致辭中表示,喬治·何克既是揭露日本侵略中國真相的記錄者,又是無私奉獻的教育者。他以生命踐行國際主義精神,深受中國人民銘記。80年來,中國實現了從貧弱到繁榮的偉大飛躍,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與開放合作。中英兩國人民在戰火中結下深厚友誼,應以史為鑑,攜手前行。 活動中還首次放映了紀錄片《烽火見證:英國記者的中國紀行》的預告片,影片預計將於8月正式發布。 中英了解協會主席、英國歷史學家麥可·伍德表示,這部影片令戰火中的上海仿佛重現眼前。他提到中國詩人杜甫的一句詩「國破山河在」,並講述了自己在美國書友會認識的一位中國朋友的回憶——「我記得小時候看到建築在燃燒,工廠在燃燒,牆上有人用油漆寫下那句詩。那一幕,我至今難忘。而看這部影片時,我仿佛又看到那句詩再次鮮活起來。」 麥可·伍德指出,喬治·何克的故事為西方觀眾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在二戰中作用的獨特視角。「我們可以用數據和事實告訴人們中國在二戰中的重要地位,但何克的故事更具感染力。他本可以隨時離開,但卻選擇留下來,最終為中國人民犧牲。這是一個極具人性的、令人動容的故事。」 中英了解協會副主席、英國著名漢學家吳芳思也強調了喬治·何克故事的歷史意義。她指出,中國對二戰的貢獻不容忽視。無論是滇緬公路的建設,還是對日抗戰的艱苦卓絕,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必須讓更多英國人了解這段歷史。 快遞搜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快遞搜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