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武漢新洲:建設「大國糧倉」打造華中「食谷」-快遞搜
國家糧食現代物流(武漢)基地是中部地區首個將糧食和冷鏈產業布局於一個園區的大型倉儲物流項目,總投資超60億元,佔地約2000畝,近100家食品產業鏈生態企業在這裡集聚。 武漢東部的新洲龍口港,是長江中部最大的深水碼頭,背靠黃金水道與武漢交通樞紐鐵路、公路、航空等巨大的優勢,肩負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一座現代化的華中「食谷」正在新洲呼之欲出。 在鐵路運輸方面,物流園有著平整鐵路道砟,正迎接8月份貨運鐵路的開通。這條長5.4公裡的鐵路專線,與江北鐵路相連後,可接通京九、京廣兩條國家鐵路大動脈,為基地構建起通江達海、橫貫東西、縱橫南北的糧食物流大通道。 同時,隨著湖北交投雙柳長江大橋於明年上半年通車,武漢新洲至鄂州的行車距離將由一個半小時縮短為5分鐘,港口貨運至鄂州花湖機場的距離將縮短到不足一小時,「食谷」「光谷」融合發展加快促進武漢都市圈一體化發展。 「輕點滑鼠,就能實現買全球、賣全球。」在國家糧食物流基地數字客廳,可以清晰看到,基地開通「北糧南運、外糧內運和鄂糧外調」三條示範線路運營,基地糧食可以運送到重慶、四川、湖南等內陸省市的倉庫和加工廠。 傳統糧倉不同的是,基地糧倉通過加裝電子圍欄等數位化改造,實現對到貨檢驗、入庫、出庫、調撥、移庫移位、庫存檔點等環節數據的自動採集與傳輸。同時,基地物流園的冷庫內載運裝備全部實現電動化、自動化、無接觸裝配,庫內配備有溫度傳感器、溫度記錄儀、RFID電子標籤及自動識別終端及監控設備,對貨物進出庫可實行全程可視化監控、數據自動收集,資料可追溯。 目前基地已累計實現多式聯運量350萬噸,完成糧食吞吐量近400萬噸,糧食倉儲進出庫量10萬噸。隨著後續配套項目的投入使用,長江之腰的「大國糧倉」將成為中西部糧食物流核心樞紐與貿易集散中心。 隨著糧食基地的落戶,新洲龍口配套產業的「磁場」效應日漸凸顯。去年6月,總投資27億元、總倉容50萬噸的長貿國際冷鏈物流園在基地開倉試運營。目前物流園區已與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全球養殖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通過「江海聯運」通道,將全球優質牛、羊肉送入千家萬戶。 大型企業紛紛布局新洲「食谷」。早在2023年7月,中國500強企業通威集團落子新洲龍口,建設華中區域總部及年產40萬噸智能飼料廠。臺資巨頭競衡集團緊隨其後,選址新洲龍口,建設武漢智能大健康供應鏈產業園及華中區域總部經濟項目,包括公司的辦公和研發、銷售、結算等功能中心。去年2月入駐的川為凍品,藉助冷鏈物流園區的優勢,將銷售區域擴大到了長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區域126個城市,銷售產品包括雞鴨牛羊肉、水產、火鍋、調料和糧油等4000餘類。 如今,這座華中規模第一的冷鏈物流園,憑藉完善的配套服務、強力的運營能力、高效的製冷環境,吸引了90餘家客戶籤約入駐,涵蓋了食品貿易、平臺、城配等冷鏈供應鏈上下遊企業,華中「食谷」產業漸成生態。 據悉,基地將著力發展凍品加工、食品加工、稻米精深加工、油脂油料加工四大產業鏈,推動園區企業聚集、產業集群、資源集約、系統集成,打造「原糧集散—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供應鏈金融」全產業加工生態圈,形成百億資產、千億營收、萬億生態的產業示範園區。(文/圖 程書雄 王林軍 胡曉康)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