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航司在新冠疫情後加大了對高端旅行產品的投入,以推動利潤增長並減少對經濟波動的脆弱性。這一戰略正在取得成效,因為在整體旅行需求下滑的形勢下,銷售高端座位的航空公司的利潤率仍保持穩定。富裕旅客的強勁需求正在幫助航空公司抵消價格敏感型客戶支出減少的影響。
達美航空上周報告稱,其第二季度高端機票收入同比增長了5%,而主艙收入則下降了5%。這10個百分點的差距是疫情以來的最大值,幫助達美在第二季度實現了兩位數的利潤率。同樣,美聯航的高端艙位收入也幫助其減輕了由於紐約市附近的紐瓦克機場(美聯航最大的樞紐之一)運營限制帶來的財務影響,並提升了美聯航在第二季度的盈利。該季度,美聯航高端收入同比增長了5.6%,而整體乘客收入僅增長了1.1%。在第一季度,當美國總統川普的全面關稅提高了經濟衰退的風險,嚴重影響航空公司預訂量時,行業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
「高端艙的需求仍然強勁,」美聯航首席商業官Andrew Nocella表示。
航空公司高管們將高端旅行的強勁需求歸因於年收入達到10萬美元的美國家庭的健康財務狀況,這些家庭佔到航空旅行支出的75%。
儘管川普宣布關稅後,四月份金融市場的拋售增加了削弱這一需求的風險,但自那以來美國股市的急劇反彈緩解了這些擔憂。
「我們的核心消費者狀況良好,仍然優先考慮旅行,」達美CEO Ed Bastian上周表示。
主艙困境
相比之下,對整體經濟的持續不確定性和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對低收入客戶的需求產生了影響。
美國銀行的數據表明,儘管6月中高收入家庭的支出保持穩定,但低收入家庭的支出已經轉為負增長。廉航捷藍航空上個月告知員工,由於需求疲軟,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的運營利潤「可能性不大」,因此計劃採取新的成本削減措施。
夏季旅行季節通常是航空公司最賺錢的時段。但主艙座位需求疲軟迫使航空公司通過促銷來填滿航班。
像邊疆航空和精神航空這樣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正在積極削減航班,以防止更多的降價壓力。
航空公司高管們表示,高端艙已成為行業的「利潤差異化因素」。由於高端旅客往往對價格不太敏感,航空公司預計他們在經濟變化時受到的影響較小,從而使其支出更為穩定,並在經濟下行時提供緩衝。
以達美航空為例,高端收入佔到第二季度乘客收入的43%,而2019年這一比例為35%。這幫助達美航空在疫情後成為稅前利潤率指標的領先者。該公司預計到2027年,高端艙的收入將超過主艙收入。
包括高端艙在內的多元化收入,幫助達美和美聯航的股票在過去兩年中表現優於整個行業。
在這一回報的鼓勵下,美國航司正進一步加大投資,以使其高端產品更具吸引力。美聯航在其新的波音787-9飛機上推出了帶隱私門的全新高端套間。該套間將配備27英寸屏幕、奢華護膚用品,以及魚子醬和葡萄酒服務。
阿拉斯加航空計劃到明年夏季,將航班上高端座位的比例從目前的26%提高到29%。
供給過剩風險
面對薄弱的利潤率,低成本航空公司現在也在嘗試進入高端市場。
在過去九個季度中僅報告了兩次盈利的捷藍航空,正在國內航班上提供頭等艙座位,並在紐約和波士頓開設了首批機場貴賓室。
邊疆航空正在對其飛機前兩排進行改裝,安裝頭等艙座位。長期以來以簡易服務聞名的精神航空正在努力向高端航司品牌轉型,以扭轉業務頹勢。
根據Visual Approach Analytics的數據,自2019年以來,美國國內市場的高端座位數量增長了14%,是主艙座位增速的三倍多。增加高端座位的熱潮影響了飛機交付,也可能導致供給過剩,進而損害定價能力。
但阿拉斯加航空CEO Ben Minicucci淡化了這些擔憂,稱高端旅行更多的是一種體驗,而不僅僅是座位。
「我們將其視為一種端到端的高端體驗,消費者願意為此付費,並且對此有所期待,」Minicucci在採訪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