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快遞搜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安特衛普-布魯日港的總吞吐量為1.372億噸,同比下降4.3%。 2025年上半年,液體散裝貨吞吐量下降了17.1%,至3830萬噸,主要是由於燃料、石腦油和LNG大幅下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歐盟制裁和市場產能過剩是關鍵因素。只有LPG和煤油顯示出增長。在生物燃料的推動下,化工產品吞吐量增長了8.9%。 與此同時,由於煤炭和建築材料貨運量下降,幹散貨吞吐量下降了11%。相比之下,化肥進口量急劇增加。這些相反的趨勢與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有關,因為俄羅斯煤炭的進口被完全禁止,而計劃對俄羅斯化肥徵收的額外進口關稅正促使出口商增加出貨量。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表示,「貨櫃運輸保持良好,與2024年上半年相比,按重量計算增長3.6%(至7700萬噸),按TEU計算增長3.7%(691萬TEU)。然而,持續的擁堵使碼頭承受巨大壓力;整個西北歐都感受到了挑戰。」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指出,「造成當前擁堵的因素有幾個。由於疫情造成的中斷,貨櫃船抵達仍不正常,而繞好望角避開紅海的航線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況。最近班輪聯盟的重組暫時導致了船舶掛靠和高貨運量。糟糕的準班率使碼頭規劃變得複雜:貨櫃在堆場停留的時間更長,船舶的裝載量越來越大。因此,與通常的5天相比,平均停留時間增加到了7-8天。過度擁擠的碼頭需要額外的貨櫃運輸,給人員和設備帶來了額外的壓力。除此之外,全國工會的罷工行動進一步增加了運營壓力。」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強調,「雖然目前港口擁堵和相關的船舶等待時間仍然相對有限,但陸側對碼頭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需要額外的空間來處理貨櫃。安特衛普額外貨櫃容量(ECA)項目將通過建造新碼頭和更有效地利用現有空間來解決這一問題。」 美國貨運量上升,汽車出口面臨壓力 2025年上半年,與美國的貨運量增長了17.2%,達到1640萬噸。這表明了美國是安特衛普港-布魯日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與此同時,安特衛普港-布魯日港仍然是歐洲對美國最大的出口港口。 從美國的進口量增長了13.1%,達到970萬噸,貨櫃和液體散貨的進口量都有所增加,包括液化天然氣和其他能源氣體。對美國的出口增長23.5%,達到670萬噸,主要受燃料和幹散貨的推動。 與此同時,自5月以來,對美國汽車出口明顯下降。今年上半年,新乘用車和貨車(76089輛)出口減少15.9%,卡車和重型汽車(11751輛)出口下降31.5%。這反映了美國進口關稅的影響。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與鹿特丹的競爭 多年來,安特衛普一直在逐步攀升歐洲港口的排名,在2008年取代漢堡成為第二大港口,今年第一季度,安特衛普-布魯日港以344萬TEU的吞吐量超過鹿特丹第一季度的330萬TEU,最終成為歐洲最大貨櫃港。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安特衛普和布魯日港口的合併,這意味著安特衛普和澤布呂赫的貨櫃吞吐量數據從2023年開始合併,並推動比利時港口成為歐洲最大的貨櫃港口。 二季度安特衛普-布魯日能否繼續保持這一頭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鹿特丹港在擁堵危機中的數據(鹿特丹港尚未發布二季度數據),但初步數據表明安特衛普在今年上半年失去了市場份額。 地中海航運(MSC)調整亞歐航線 與此同時,Alphaliner表示,「由於北歐主要樞紐港口安特衛普的擁堵促使MSC對其獨立的遠東-北歐航線進行了一些調整。」 「遠東-北歐Swan航線本月早些時候取消了東向掛靠安特衛普,現在改為掛靠費利克斯託。」 除了與Premier Alliance合作的Swan航線外,MSC還將在其獨立的亞洲-北歐Britannia航線上東向段放棄掛靠安特衛普,並新增南沙港(替代寧波)與科倫坡港(替代蒙德拉)。 簡言之,MSC用費利克斯託取代安特衛普,主要是北歐港口系統性擁堵觸發的應急響應。與此同時,這也表明MSC準備在北歐採用雙樞紐運營策略來對衝風險。若安特衛普港口持續擁堵,貨量向費利克斯託、漢堡等分流趨勢或不可逆。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