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媒報導,全球第三大航運公司法國達飛集團(CMA CGM)的韓國法人勞動工會要求公司根據其強勁的經營業績進行相應的工資上調。
6月25日,達飛韓國工會在首爾鍾路區的公司辦公室所在地前舉行記者會,宣布罷工計劃。工會表示:「儘管公司去年盈利高達57.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17億元),卻在薪酬談判中缺乏誠意。」他們警告,若至6月30日談判仍無進展,將於7月啟動勞動爭議行動,這將是外國航運公司在韓國的首例。
航運調查機構Alphaliner數據顯示,截至7月2日,達飛集團運營的貨櫃船運力達401萬TEU,穩居全球第三。7月1日,因勞資雙方未能達成協議,工會成員已開始在非工作時間進行舉牌抗議,標誌著外國航運公司在韓首次勞動爭議行動正式展開。工會表示,行動將從韓國工會主席尹在雄的單人抗議開始,並將在遵守法律程序的前提下逐步升級。
達飛集團於2022年8月在韓國成立了首家外國航運公司工會,目前其在首爾和釜山的約150名員工中,有96人加入了工會。自工會成立以來,公司每年的工資協議都需經首爾地方勞動委員會調解方能達成。今年3月12日啟動的談判歷經三次調解仍無果,於5月8日中止。
據悉,在工會7月1日開始舉牌抗議後,達飛韓國公司提出將工資上漲4.5%並支付每人25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300元)「補償金」的方案。然而,工會執行委員會堅持其最終要求:相當於9周工資的獎金(約年薪的17.3%)、工資上漲5.9%以及2500美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的補償金。
工會主席尹在雄強調,工會的核心訴求是確保為公司創下優異業績的員工獲得符合行業標準的公平回報。他指出:「如果公司不實質性改善員工待遇,從長遠看將是其自身的損失。」尹在雄特別擔憂,過低的薪資水平正導致擁有優秀履歷的新員工頻繁離職,這從人才管理角度看是公司的重大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