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山東海洋集團獲悉,截至6月30日,該集團所屬濟南港、章丘港、高青港、博興港4個小清河沿線港口今年累計吞吐量74.3萬噸、貨櫃吞吐量7643標箱,均超2024年全年總量,在半年內實現小清河通航史上年度最高通過量。今年上半年,上述4港引進船代、貨代企業20餘家,開通9條連接海港航線,鋁礬土、方解石、聚丙烯、鋼卷、貨櫃等貨種均實現常態化運輸,小清河河海聯運及專線運輸模式逐步得到社會各界認可。作為京杭運河沿線船閘運營管理主體,山東海洋集團積極優化智能通航系統功能、升級船舶運調模式,為京杭運河山東段過閘貨櫃船舶、綠色動力船舶提供「優先+免費」過閘服務。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京杭運河山東段船閘累計服務過閘船舶20.94萬艘次,同比增長5.6%。其中,內河新能源船舶3589艘次、內河貨櫃船舶近1549艘次,同比均大幅提升。為解決山東省內京杭運河、小清河尚未完成水系連接、航運物流體系相對獨立的問題,山東海洋集團以京杭運河東平港和小清河濟南港為支點,通過「公水聯運」「海河聯運」連接兩河貨源,建立起北接京津冀、東三省,南連長江、淮河水系的「京清運河物流大通道」。截至6月底,「兩河」之間今年已完成13航次,1萬餘噸的聚丙烯和石油焦運輸。目前,山東海洋集團已通過「五位一體」智慧港航物流平臺,基本實現京杭運河與小清河各港口之間的業務數據互聯,計劃今年下半年完成商業物流數據接入,實現「兩河」物流信息互通和客戶共享,為山東省內河物流業務提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