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2025年中國國際船舶技術與安全論壇在海南省瓊海市博鰲亞洲灣國際大酒店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論壇為期兩天,以「智塑航運新生態,安全綠色共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政府主管部門、國際組織、航運企業、科研院所、高校與金融機構等領域的約300位代表參會。在主旨發言環節,多位中外嘉賓圍繞綠色轉型、智能航運、技術標準與監管體系等重點方向展開深入闡述,系統展示了政策引導、技術進步與產業實踐的多維合力。在政策監管與標準建設方面,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船舶監督處處長、二級巡視員陳德麗提出,要通過監管制度與數位技術雙輪驅動,服務高質量航運發展。中國船級社副社長王宏偉呼籲,推動中國標準在全球範圍內發揮更大作用。國際航運公會(ICS)副秘書長Simon Bennett則從全球視角出發,呼籲加強國際協作與政策對接,推動全球航運脫碳進程穩步推進。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朱建華發布了《中國內河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技術路線圖1.0》。該路線圖聚焦2030年、2050年等階段目標,從能源可行性、減排貢獻、產業鏈建設、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提出系統路徑,為我國內河船舶綠色轉型提供權威指導。中國船級社在論壇現場重磅發布《國內水域新能源應用及船型(2025)》,系統規劃了內河及沿海船舶新能源技術路徑,推動產業鏈脫碳和智能數位化技術創新,示範引領航運業綠色智能轉型高質量發展。聯合業界共同研發8型內河/沿海典型新能源船型,涵蓋內河及江海聯運、三峽過閘、沿海客船、清潔燃料加注等多個應用領域,引導地方政策與行業技術路線選擇。在現場,中國船級社向設計研發單位頒發了4型船型的原則性認可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