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是晚熟荔枝的採收旺季,為了讓更多海外食客品嘗到新鮮美味的荔枝,廣州海關持續優化從田間檢驗檢疫到口岸通關的全鏈條服務,助力出口荔枝搶「鮮」通關。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廣州海關共檢驗檢疫監管出口荔枝2818.6噸,同比增長17.6%。
廣東荔枝種植面積排名全國第一位,荔枝品種眾多。其中,位於北回歸線上的廣州從化是全國晚熟優質荔枝的重要產區,種植面積近30萬畝,佔該市產量的一半,孕育出流溪桂味、錢崗糯米餈、井崗紅糯等優質品種。
「我們主要種植從化本地的荔枝品種井崗紅糯。為提高種植和採收水平,今年我們在種植期通過無人機與機器人巡檢,使用雷射雷達精準識別樹冠長勢,提高養護水平。」華隆公司荔博園生產總監韋幫穩表示,為進一步提升採摘效率,該公司結合採收需求研發數據模型,單個機器人在數據模型指引下,每分鐘可採摘荔枝60顆,每日可採摘荔枝近千斤。
荔枝不耐貯藏,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從果園採摘下來的荔枝,需要在2個小時內運到當地加工廠,經過剪枝、泡冰水、打包裝箱等環節,迅速裝車運往機場或碼頭,隨即發往國外市場。
鮮荔枝保鮮期短,對出口通關的時效性要求高。「當前正是荔枝出口旺季,為保障荔枝出口高效順暢通關,我們主動靠前服務,通過檢驗檢疫證書『雲籤發』模式實現『企業自主申報、海關在線審核、信息自動提取』,同時對出口荔枝實行『優先審單—優先查檢—優先出證』,全流程壓縮監管作業時長。」廣州海關所屬從化海關屬地外勤科科長姜新表示,基本上是當天上午採摘,下午即可打包出貨銷往海外市場。
「在海關等部門幫助下,我們的產品整體質量管控能力持續增強,海外市場不斷拓展,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中東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荔枝種類也從原來的1種增加至5種,企業效益大幅提升。」華隆公司總經理劉銳波說,為加速荔枝鎖鮮出海,公司自主研發了荔枝超低溫凍眠鎖鮮技術。應用該項新技術,果品在解凍後依然能保持鮮果水平的95%,荔枝生產實現了「從靠天吃飯到全年賣、賣全球」,帶動果農每噸增收2500元。
品質是中國荔枝在國際市場上立足的底氣。為助力企業搶抓產銷期擴大出口,廣州海關主動調研重點企業,摸排企業出口計劃、貨量、出口國家和地區,提供政策解讀和技術指導。同時,對標國際市場準入標準和產品安全標準,引導企業提前做好生產、加工、運輸、倉儲等各環節安全衛生和質量管控,全力保障出口品質,擦亮中國荔枝「金名片」。(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