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浙江寧波6月27日電 (記者 王夢瑤)上海合作組織能源部長會及配套活動正在浙江寧波舉辦,加強國際能源合作是與會多國能源部門負責人的共同期盼。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索海爾·汗指出,當前國際能源局勢非常複雜,氣候變化、區域危機改變了能源供需平衡,也破壞了能源的生產和銷售穩定性,導致大宗能源市場價格劇烈波動,能源資源價格上升。因此,維持一個健康、穩定、可持續的能源市場非常重要,需要加強能源供應國、過境國和消費國之間的合作,保證能源國際運輸渠道的安全和穩定。烏茲別克斯坦能源部部長茹拉別克·米爾扎馬赫穆多夫說,在全球威脅不斷上升、全球市場不穩定不斷上升的背景下,開展能源合作具有越來越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表示,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滋長,嚴重影響正常的能源貿易。願與各方一起,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促進油氣等領域供應鏈穩定暢通,拓展可再生能源等領域貿易投資合作,提高能源經貿合作規模和質量。「互補」是長期合作的基礎。會議期間召開的「產業創新驅動能源可持續發展」平行論壇上,上合組織國家之間的能源互補性被屢次強調。亞塞拜然能源部部長帕爾維茲·沙赫巴佐夫表示,上合組織國家在傳統能源儲備、可再生能源潛力、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創新能力等眾多方面互補性強,為多邊合作和能源轉型創造了有利基礎,在全球能源深刻變革進程中,區域合作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是可持續發展的催化劑。該平行論壇上,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新圖景》報告指出,上合組織能源供應與需求互補性強,市場潛力巨大。能源供應上,上合組織國家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均超過全球總產量的40%;需求上,中國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也是全球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國,且未來仍具消費潛力。去年,上合組織批准通過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至2030年能源合作發展戰略》,旨在為上合成員國在能源領域的互利合作提供指導框架。此外,上合組織還建立能源部長會議機制,每年定期召開會議,同時安排各類活動,以規範和促進上合組織框架內的能源領域合作。多重機制推動下,中國與上合組織各國開展了多領域、深層次的緊密合作。中國投資建設的烏茲別克斯坦1吉瓦光伏項目、巴基斯坦蘇吉吉納裡水電站項目、哈薩克斯坦札納塔斯100兆瓦風電項目等已成為新能源合作的典範。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表示,中國願與上合夥伴一道,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將能源產業合作打造成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全球能源治理貢獻上合方案,共同推進上合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