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在第十五個「世界海員日」到來之際,珠海市海上勞動關係三方協調機制正式揭牌建立。珠海海事局、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廣州海事法院珠海法庭(政府方)、珠海市總工會(工會方)及珠海市水運行業協會(僱主方)籤署備忘錄,約50名行業代表共同見證。作為全國首個將司法機構納入協調主體的創新做法,「三方五家」機制是貫徹落實新時代水上「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通過搭建「政-法-工-企」協同平臺,將勞動爭議調解與司法協助深度融合,建立矛盾預防、糾紛調解到司法處置的全鏈條閉環管理體系,持續優化航運產業生態和船員職業發展環境,推動海上勞動關係和諧穩定。近年來,珠海航運經濟發展迅猛,作為華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珠海聚合「江海公鐵」多式聯運體系,港口年吞吐量突破2億噸,年進出港船舶超30萬艘次,往來船員人數超百萬人次,輻射效應不斷增強,在「一帶一路」建設和保障區域民生物資供應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行業發展,珠海已建成覆蓋船員培訓、健康體檢、服務派遣的一站式船員服務體系,航運公司註冊數量與船員規模持續增長。珠海海事局作為機制核心成員,將充分發揮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的專業優勢,提供海事法規政策指導與服務,協同各方推進航運行業規範化發展,助力珠海建設高水平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全媒記者 張植凡 通訊員 陳勤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