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服務網CNSS獲悉,最新的一份法律文件披露,涉事貨櫃船「達利」號在去年撞毀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前數日,其輔助動力系統就已存在故障。但原告方最新指控顯示,這僅僅是問題的冰山一角。
在一份新提交的文件中,針對「達利號」船東和運營商的民事訴訟原告方聲稱,在船隻撞擊大橋前,其甲板上的一件關鍵設備也可能存在已知故障。
據律師稱,「達利號」左舷錨機的液壓制動系統失靈,且在事發航次前的兩周內一直無法工作。在正常情況下,這可能並非燃眉之急,因為制動系統仍可通過手動操作。
然而,律師們指控,該手動制動系統需要兩人才能操作。在「達利號」出港航行期間,船頭僅安排了一名船員值守。當被要求拋下左舷錨時,「他無法做到」,律師們聲稱。
錨機在2024年3月26日凌晨該航程的最後幾分鐘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達利號」失去動力並漂向大橋橋墩後,船長於凌晨1點27分14秒緊急下令「快放」(fast fast)左舷錨——但直到1點29分,船舶航行數據記錄儀(VDR)的駕駛臺錄音才捕捉到錨鏈的聲音。在錨鏈開始下落的聲音響起37秒後,「達利號」撞上了大橋。如果左舷錨能更快拋出,除了可能減緩船舶前進的衝力外,還能在更長時間內向左舷施加轉向力。
「達利號」船東Grace Ocean已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將其責任限制在船舶打撈後的價值(其估計為4400萬美元)以內。數十名索賠方——包括遇難者家屬、地方政府機構、聯邦政府、貨方利益相關者等均對此提出異議,要求追償遠高於此的賠償金。僅橋梁重建費用一項,預計就將高達數十億美元。